[观点]宋萑:确保居家学习质量要回归学习本位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及时提出“停课不停学”的举措,各级各类学校纷纷组织开展在线教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在线教学容易被窄化为在线直播、在线讲授,导致部分学生居家学习质量不佳。其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对在线教学内涵尚把握不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重申在线教学的学习本位。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主导整个课堂进度,并通过丰富经验和即时师生互动来调整教学。但是在线教学于物理空间上让师生处于分离状态,即便是高端直播平台多很难实现课堂上丰富师生互动,过去的以讲授+问题+回答的方式难以在线上奏效。因此在线教学优势不在于直播和讲授,而在于为学生创设丰富资源和学习环境,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有学程意识,而不是过去的“教程”——以教师的教学安排来带动学习,而是要设计大任务和系列学习活动,中间穿插教师慕课、在线研讨展示、小组辅导、个别指导,同时提供文本、视频、在线实验等多元资源供学生选择。其次,教师要有放手精神,给予学生自由和自主,特别是在自我学习管理上,为学生提供相关工具来定目标、设进度、评进展、调节奏,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再者,教师要有“督学”技巧,在线教学让教师适度放手而非完全放纵,教师需要利用在线平台和亲师合作,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及成果做出不断评估与回馈,以有效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在线教学回归学习本位并不意味着教师不教,而是要推动教师从“为教而教”转变为“以学定教”,教师从教材和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思考如何使用多元的教学设计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在线平台的优势,实现对学情更差异化、精准化的把脉。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能即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并能深度挖掘,有助于教师系统把握学生的学情和了解学生差异,从而更好地确定不同类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组团授课、微课短视频等方式来实现精备精讲,在基于学情精准把握基础上,教师可联合备课,各展所长,将课程内容精练成多层、多点的微课和短视频,以渐进且结构化呈现来突破学生学习重难点,并根据学生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序列,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助学。
此次突发疫情让师生都接受了在线教学的全面洗礼,虽然伴随着各种挑战,但其中也蕴藏着补短板、促发展的机遇。长久以来,基础教育改革都在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但这方面一直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短板。而这次在线教学恰好为教师尝试多元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平台,让教师进一步融入建构主义的定位,不再视自己为知识的源头而是成为知识的促进者。
同时,在线教学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师的视野,看到丰富在线资源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可能:博物馆在线展览可整合为古诗词教学的载体,虚拟实验可服务STEM类项目式学习,疫情动态数据能为数理统计提供现实案例。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的专业身份能够得到进一步彰显,让教师在更大的泛在学习场域中发挥专业自主权。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在线教学能够让教师重新看到“学生”、看见“学生的生长”。在线教学的“非线性本质”让教师必须要放下知识传递者的身份,把更多关注投射到学生和学习上,更多地思考如何激发学习动力、如何支持自主学习。
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可见这一场在线教学运动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教师多掌握几种在线教学方法、会使用几种在线教学技术,其更大价值在于让教师有机会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去思考教育中儿童生长的内生价值。如果教师能够把这次在线教学的挑战转化成对自身教学和身份重新定位的机会,并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继续探索、继续反思、继续教学相长,那么我们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就不远了。
(作者:宋萑,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发布于《中国教育报》2020年5月5日第02版:中教评论,系该报“关注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系列评论之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观点]宋萑:确保居家学习质量要回归学习本位
相关推荐
-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20年新教师入职培训
- [通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托育服务发展论坛
- [讲座]第五届“全国国际经济学研究前沿培训”系列讲座举行
- 北师大实验小学举办“美国开放课堂”活动
- 民进北师大委员会组织会员参观昌平校园
- [预告]04.21 讲座:以创作光大生命
- [成果]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何建军教授团队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首次实现关键核天体反应19F(p,αγ)16O直接测量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召开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同心战“疫”视频会议
- 悉尼大学校长施迈克一行访问北师大
- 中联部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北师大教授韩震向外方作宣讲
- 首届京师“一带一路”论坛在北师大珠海园区举行
- [预告]12.30 一带一路学院 “京师一带一路学术沙龙” 第五期
- 首届新时代中国教师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 《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外译百部图书工程
- 北师大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召开组织效能提升动员大会
- 婴幼儿早期发展、托育服务与家庭育儿支持论坛在北师大举行
- “双师服务”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 [成果]北师大天文系利用空间引力波天文台联网观测限制哈勃常数
- 历史学院瞿林东教授、晁福林教授进入新一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 [观点]万喆:全球股市的魔幻表现暗藏风险吗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