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语言大学 > 新闻公告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文本可读性测评和分级的跨学科研究”开题咨询会举行

2018-11-14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新闻网

   


      11月5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文本可读性测评和分级的跨学科研究”开题咨询会在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1223会议室举行。我校张旺喜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处张健处长主持。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玉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储泽祥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张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崔永华教授及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宋柔教授等五位专家出席会议。项目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江新教授及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张博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郝美玲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柴省三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于东副教授及项目组主要成员、硕博研究生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旺喜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出席开题咨询会表示感谢,并且希望专家们对项目的研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使项目组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课题。同时张旺喜副校长对江新教授及其团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将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三大学科的力量整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在研究方法、范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突破;二是课题的研究对汉语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都非常有价值。最后,张旺喜副校长希望项目组在专家的指导和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五年的努力,能够产出为世人称道的、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会上,项目首席专家江新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的总体设计,详细介绍了课题的总体目标、相关研究现状、选题价值、课题的总体框架和目前的进展。接着,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子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法、计划和进展。

出席会议的专家认为该项目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并对项目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储泽祥教授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汉语母语文本和汉语二语文本可读性的共性和差异,并建议前期的研究有所侧重、分期完成整体目标;杨玉芳教授强调语言理解的心理语言学模型的重要性,提出在读者的阅读能力方面可以对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进行区分;崔永华教授认为应该注意汉语文本与英语文本的差异、汉语阅读与英语阅读的差异,并建议从计算分析着手展开研究;宋柔教授提出将语言指标的统计与人的语言认知因素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语言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难度以外,读者的常识、专业知识、文化背景也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张赪教授提出大学入系学习的留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议将汉语二语读物分级的范围拓展到大学。

项目首席专家江新教授代表项目组感谢专家们对课题的指导和帮助,并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最后,张健处长对此次开题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张健处长表示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未来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希望项目组积极汲取专家的意见,使后续研究更加完善。张健处长还表示学校科研处将为项目顺利实施做好相关的支持、协调和服务工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文本可读性测评和分级的跨学科研究”于2017年11月立项,目前已经完成了研究的总体设计、各子课题具体设计、文献收集、部分文本语料采集和初步分析工作,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文本可读性测评和分级的跨学科研究”开题咨询会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