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场人生遇见 ——对话北语2018年度“阅读之星”王子瑞
一杯清茶、一缕阳光、一本书、一个人,坐在自习室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品味着书中的文字,仿佛书中所描绘的就是全世界,这便是王子瑞生活的常态。他用自己对读书的热情,获得了北语2018年“阅读之星”的光荣称号。
2015级计算机专业2班的王子瑞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与阅读邂逅的他是图书馆的常客,每有空余时间,他都会一头扎进书海中,每一种类的书籍的分布都被他熟记于心中。他觉得大家对图书馆有一种误解,认为图书馆的图书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旧书。其实不然,近几年来,图书馆的书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书籍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因此,他也呼吁广大的学弟学妹,希望大家在空闲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多读一点书,不要让自己成为“咸鱼”。
相比较纸质书而言,王子瑞坦言自己更喜欢阅读电子书,因为电子书不仅可以节约财力还能节约时间。“方便是它的一大特性。”王子瑞习惯在阅读时旁边放着一台电脑,一想到什么便会马上在电脑上做笔记,记录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而这些也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在阅读的时长方面,因为受课业和社团活动的限制,所以王子瑞常常是不定时阅读,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如在地铁、公交车、火车上都会进行阅读。不过,他还是认为,“最理想的环境,还是有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个相对安静和封闭式的阅读环境。”
王子瑞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平时除了会翻阅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还对文学、哲学、历史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类书籍都很感兴趣,他认为,通过阅读此类书籍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培养自己的人格和独立思想。
米兰·昆德拉、钱钟书、王小波以及中国诗人北岛、海子、于坚等都是王子瑞非常欣赏的作家。他说道:“每一位作家的写作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比如,读完王小波的作品后,王子瑞感受到,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中是最能体现自由精神的,另一方面,他的作品还体现出一种真诚,王子瑞希望自己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也能够像王小波一样的真诚。
陈思莹同学可谓是王子瑞的“书友”,她说:“他在阅读的时候,看到认为写的比较糟糕的片段或者比较好的片段都会截图发给我品评一番,还会给我推荐他读过的很好的书籍,并坚持让我去借阅阅读。虽然有时我们会在交流中因为观点不同而出现矛盾,但是毕竟是交流,各抒己见嘛。”
作为王子瑞的班主任,刘鹏远老师印象中的他是一个比较执着和有毅力的学生,只要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会坚持做下去,得知他被评选为年度“阅读之星”时,刘老师很开心,希望他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其他同学可以向他学习,从阅读中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王子瑞一直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有理性且有思想深度的阅读者,才能得到来自书籍最丰厚的馈赠。现实中,他思考最多的则是对“开放”与“清醒”的理解。“开放可以使人不囿于自己的经验,能够与广泛的人类世界产生联系;清醒则使人不拘于自己的执念,不在想象中扭曲现实,可以直达存在的本质。”他常常自诩是一名经验主义者,认为人是很难超越自己的经历来发展自我。保持开放和清醒,则使这一艰难的旅程成为可能。正如王子瑞所言,如果一个人都不愿意了解更大的世界、更多的想法,不愿意破除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和构建,那么又如何指望他突破自我呢?
当被问到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时,王子瑞表示不管自己今后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变得学识渊博,可以将学到的书本知识转换成生活中的实践常识,使自己在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中多一份“外力”的牵引。
对话王子瑞:
Q1:是什么样的动机让你萌生了对阅读的渴望?
A:我在上大学以前,一直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像很多少年一样迷茫,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渐渐就会感到人生的空虚。作为一个有着复杂思维能力的人,但却没有一个内核来支撑我的生活,这会使我感觉非常地不自在,这也是我渴望阅读的一个内在心理动机。
Q2:你这么喜欢读书,你认为阅读可以为你带来什么?
A:一方面,阅读可以让我快乐,这样的快乐,并非是它给予我什么实际的好处,而是带给我心灵上的放松和解脱。另一方面,书籍对于我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与书打交道能够为我答疑解惑,不断地提醒、告诫和鼓励我。我想,这也是阅读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Q3:你更倾向于精读还是略读?对于不同类别的书籍你会选择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吗?
A:对于已了解的书我会以文本细读为主,以一个研究者的态度尽可能地去挖掘里面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这种阅读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在熟悉在此书的基础上进行,此外还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对于新书而言,我通常会快速地阅读,大致了解总体内容和核心思想,如果符合自己的预期就继续深入阅读,如果不符合或价值不大便会选择放弃。
Q4:你会制定严格的阅读计划吗?
A:我没有给自己制定固定的阅读计划,或是设立具体的书单。就文学作品而言,我会对照文学史进行阅读,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作品进行阅读。
此外,在作家作品方面,我也会根据作家的喜好或是作家在作品中提及的作品进行延申式阅读。
Q5:在你心目中,阅读意味着什么?
A:在我看来,阅读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过程。自我建构是我们借由经验和思维,形成关于自我的一系列观念的过程,对主体性的确认,是这一过程的结果之一。同时,建构的过程也存在危险性,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任何建构都无法完全贴近存在和真实。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解构,只有通过解构才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表层的框架,接触真实的可能。
Q6:平时除了看书,还有其它的兴趣爱好么?
A:除了看书我还喜欢听一些音乐,特别是古典乐和音乐剧。音乐对我来说是个思考的背景,当我不能看书的时候基本都在放音乐,因为音乐里的一些东西会与我的一些想法很契合。至于其它爱好,像动画电影、番剧等也都是我喜欢的消遣方式。
王子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阅读是一场人生遇见 ——对话北语2018年度“阅读之星”王子瑞
相关推荐
- 北语处级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1组集体学习
- 北语完成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组考工作
- 北语完成2020年下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组考工作
- 北语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工作会议
- 信息科学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精神
- 北语获批增设“波斯语”和“人工智能”两个本科专业
- 北语举办2021届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就业座谈交流会
- 北语冬奥志愿者向各代表团成员赠送《冬奥会交际汉语口袋书》
- 【线上教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师生“云端”邂逅,只为上好开学第一课
- 北语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会召开
- 【党史学习教育】外国语学部举行党支部书记党建工述职评议考核暨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会
- 【教学质量周】北语第十三届优秀教学奖一等奖获奖教师叶晓君公开课开讲
-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语言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第四届计量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举行
- 2021汉语桥“多彩华夏·美美与共”海外青少年线上秋令营圆满落幕
-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中国名片”线上文化系列讲座第一讲“黄河”正式开讲
- 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巡视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 北语名列2020软科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第57位
- 【启航2022】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校长刘利发表新年贺词
- 【线上教学】语言科学院:暖心云课堂,奋斗常在线
- 杨晓阳先生受聘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新闻公告
- 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小学汉语储备师资培训 03-16
- 法国拉罗谢尔孔子学院大学开放日活动 03-16
- 《周亮工年谱长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03-14
-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冬奥小课堂” 02-28
- 波恩孔院成功举办“双重音乐会” 02-25
高考招生
-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章程(2018)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