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第四期精彩开讲
11月10日下午,由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未来——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四期在综合楼清常厅开讲。中华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谭惟主讲《古今中西视野下经典阐释的困境与探索——以钱穆论“情”为例》。讲座由陈民镇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谭老师首先提出了“古今中西”文化之争的话题,并指出今天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在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谭老师介绍了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哲学”的建立及其发展状况,在谈到中国哲学应如何发展时,谭老师引用了汤一介先生的观点,指出我们应该在学习和消化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促进西方哲学与中国本土资源的融合和创新,以形成中国化的存在主义、中国化的现象学、中国化的解构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谈及经典阐释这一问题时,谭老师讲到了“经学范式”向“西学范式”的转变,中国典籍分类学被西方知识分类学所替换,并用胡适、冯友兰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例子加以论述。我国对经典的分类整理很早就开始,《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改进,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成为最具权威性的典籍分类方式。关于我国近代以来图书分类与教学分科的问题,谭老师引用罗志田的观点,认为中国学界在学术分科上对西学冲击的早期回应,更多体现在清末制定的各类新学的学科分类方面,当时的各类新学章程及课程表是了解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一个重要参考系。谭老师提出了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困境。近代以来,在接触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后,很多人觉得中国没有哲学,即使有也只是准哲学,或者说只有具体的哲学如政治哲学、伦理哲学、历史哲学等。于是“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便成了问题,中国哲学学科便存在着合法性危机。面对这一问题,谭老师列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遭遇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挑战,并对中国哲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讲座最后,谭老师提到钱穆论“情”研究是对儒家哲学思想核心范畴的现代阐释,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感悟与启发,即我们不但要扎根中国学术传统、不能简单套用和移植西方的学术范式,更要注重培养广阔深远的思想史视野,具备古今中西格局下的现代学术眼光,来融入到现代学术的话语体系和共生对话的有机生长之中。
评议环节中,王金花老师认为谭老师的讲座从学理层面上理清了学术儒学方面的源流,又启发我们在治学方面要破除门户之见,同时又要明辨异同是非。正像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传统学术一是心性之学,一是治平之学,要道术并重,不能厚此薄彼。与西方追求个体的自由意志相比,儒家传统里面的“情”更多地体现的是大群意志,强调的是一种道心。我国当下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儒学也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儒家传统思想对普世价值方面有着怎样的意义。在经史子集的分类问题上面,王老师认为这是历史动态的反应,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又有一种价值判断在里面。
陈皛老师主张在中西文化碰撞下,面临西方思潮涌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固定的学术话语来套用中国本土的研究对象,否则会在处理材料时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谭老师的关于钱穆论“情”研究正是中国学者用西方方式来研究中国术语的例子。
陈民镇老师也作了补充,他认为我们要动态地认识中国哲学概念,因为不同时期的哲学概念及其地位是不同的。陈老师以“心”“知”“意”“志”“性”“情”“命”为例,
结合简帛文献的知识,阐述了其不同时期的内涵,并指出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互动。
同学们提出“情与欲的关系”、“古代由欲到情的转化”、“当今研究中国哲学的人,能否用中国学术安身立命”等问题。谭老师作出了简要回答,她认为中国学问首要问题就是安身立命,学问首先就是人生的学问,并引述楼宇烈先生“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论断,提出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技艺来体会儒释道思想、智慧对生命的改变,做好本分事与由艺臻道是一体的,在自己学习的领域内深入探索,通过一种技艺来安身立命,对自己有一个深入认知,实现“由欲转情”,由人心孕育道心。本次活动在师生交流和评议中圆满结束。
中华文化研究院文化青年学术沙龙每两周举办一次,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第四期精彩开讲
- 上一篇: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专家访问南方科技大学
- 下一篇:北京语言大学广西校友之家成立
相关推荐
- 【抗击疫情】情暖荆楚,与鄂同行:北语学子参加抗“疫”志愿活动
- 特征重组视角下汉语复数标记“们”的习得研究——谢大孔院线上专家讲座系列
- 朱天曙教授出席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代学人书法学术研讨会
-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先生做客“来园讲坛”第10讲
- 北语研究生入选第二期北京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
-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关于“一国两制”的专题党课
- 北语召开2020年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年度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大会
- 学术实践齐发力,建好育人“大课堂”——北语召开“挑战杯”系列竞赛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暨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北语举办2020年辅导员沙龙暨学生工作经验专题交流会
- 北语召开教材建设工作线上讨论会
- 北语举办2020年辅导员沙龙第五期暨学工科研专题培训
- “高教前沿”系列讲座第11期开讲——“拔尖人才实验班的实践与探索”
- 北语赴北京多所中学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 商学院举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远景目标”主题讲座
- 【党史学习教育】北语举办“学党史、悟初心、争先锋”第5期党务工作创新沙龙
- 北语学子在2021“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阅读/演讲三项大赛省级复赛(北京赛区)中荣获佳绩
- 商学院金融学子大讲堂进行时之第二十一讲举行
- 外国语学部学生干部培训讲座举行
- 【教学质量周】汉语学院召开系列线上示范课专题研讨会
- 姚晓霞:我们不曾错过这个春天
新闻公告
- 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小学汉语储备师资培训 03-16
- 法国拉罗谢尔孔子学院大学开放日活动 03-16
- 《周亮工年谱长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03-14
-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冬奥小课堂” 02-28
- 波恩孔院成功举办“双重音乐会” 02-25
高考招生
-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章程(2018)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