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5个社会实践项目荣获2019年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优秀项目
近期,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双百行动计划”2019年优秀项目名单公布。信息科大教师组2个项目、学生组3个项目获优秀项目。
5个项目团队在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过程中,得到所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团队成员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深入了解国情市情社情民情,以实际行动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调研成果,并在实践活动中收获了理念、知识、心灵和协作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双百行动计划”于2018年首次启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相关委办局开展,旨在引导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首都建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5个项目团队的风采吧。
互联网新技术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应用前景调研
教师组优秀项目调研团队:钟名扬团队
钟名扬老师团队认为,随着互联网新技术与媒体的不断深入融合导致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构筑政治和文化安全是目前媒体传播领域的重大挑战。
调研团队通过文献分析、个案分析和访谈等方法,从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及短视频等媒体领域的数据和案例进行研究,梳理了互联网新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现状、融合特点、融合问题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团队成员与大数据专家座谈
团队成员与大数据专家进行技术交流
团队成员参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展,了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会议与专家就研究问题进行访谈
研究报告中整理的部分分析图表
双奥城市语境下的北京志愿文化传承研究
教师组优秀项目调研团队:田丽娜团队
田丽娜老师带领的双奥城市语境下北京志愿文化传承发展调研团队,采用口述采访和走访调查的方式,通过人物篇和实物篇对北京志愿文化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整理,探讨了双奥城市语境下北京志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团队来到海淀区、朝阳区和门头沟区等地,采访优秀志愿者,了解他们为丰富北京志愿文化所作出的贡献,从他们身上感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团队还走进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等机构,深入调研双奥城市语境下北京志愿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收获很多,不仅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北京志愿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从实践层面认识到志愿服务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志愿文化需要更多的人传承和发展。大家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文化,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以实际行动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北京乡村民宿业发展情况分析调研
学生组优秀项目调研团队:黄珊珊团队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淳朴、美好的乡村生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全国各地迅速崛起。
黄珊珊同学带领的团队从北京乡村民宿业迅速发展并广受大众欢迎这一现象出发,以北京市周边民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北京乡村民宿业发展机制和模式。
图1 文献学习及数据整理归纳
团队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学习文献,整理和归纳北京市周边民宿发展数据,分组讨论和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北京乡村民宿业发展机制、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民宿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保障难支撑、营销方式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同质化较严重等问题。
图2 分组讨论及调研
针对民宿业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团队提出健全监管体制、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特色产品4项解决措施,为更好提升北京乡村民宿产品品质、延伸乡村民宿产业链、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国留学生在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中发挥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
学生组优秀项目调研团队:任旭阳团队
饮食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多方面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
任旭阳同学带领的调研团队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大学生中餐用餐习惯相关等问题,了解他们接触中餐的频率、中餐饮食文化在国外传播现状,通过数据分类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除了运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外,团队成员还利用暑假时间分赴日本和越南进行实地考察。日本选择的城市是大阪、京都、宇治、奈良,越南选择的城市是首都河内。
团队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让中国留学生在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中发挥作用的对策措施:一要重视中国海外留学生这一庞大文化载体的传播作用,二要多途径提高海外留学生群体对饮食文化的掌握,三要充分利用中国留学生对文化的言传身教作用。强调提高海外留学生群体的饮食文化基础,及时通过互联网等信息交互平台获得更多的饮食文化知识,建议留学生与共同生活的本地人在做饭和中餐厅就餐时,通过留学生的介绍化主动宣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解决文化传输的低效性问题。
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IP开发机制调研
学生组优秀项目调研团队:邵羿锦团队
邵羿锦同学带领的调研团队认为,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同时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中轴线的非遗IP开发并未挖掘出太多能引起现代人共鸣的文化符号。
调研团队按照制定的活动日程安排开展工作:
五月份:查阅网络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IP开发机制的文章与资料,充分了解该领域的运作规律与法则,为分析研究打好基础。
六月份:制作调查问卷,针对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对文化IP的了解做调查,收集数据,为后面提出对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IP开发机制的建议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七月份: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建筑文化资源IP开发与运营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中的共同点。
八月份:充分了解中轴线上的非遗文化,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挖掘其内核。
九月份:制作实地考察路线图。
十月份:实地走访调查。
十一月份:完成实践调研报告,提出对中轴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IP开发机制的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团队认为,有关部门应进行以音乐、视频、影视节目、广告等形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IP开发,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大众逐渐了解非遗文化;在非遗文化资源IP开发上,可以采取好莱坞与老舍茶馆相似的IP开发机制,在一个文化IP下针对业务的不同,在电影、电视、出版、音乐、音像、游戏、主题公园、饮食、戏曲节目等娱乐和媒体产业同时推广,这样会达到很好的宣传与体验效果。
团队还针对非遗知识产权立法保护,从以下3个角度提出建议:第一,非遗知识产权立法,应当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资源价值二者在市场规律下的双重价值冲突问题;第二,有关部门可以多关注独立于现行知识产权体系之外的非遗保护制度法规的建立,并且照顾权利的主体、内容和财产权的行使方式等;第三,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IP开发流程,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IP开发的申报项目,激励更多人去探索非遗IP开发领域,调动大众积极性,弘扬我国优秀非遗文化。 (组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田驰正 审核:王学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5个社会实践项目荣获2019年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优秀项目
相关推荐
- 学校举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王传亮、王永生检查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
- 王传亮、王永生深入学生宿舍调研指导毕业生行李打包邮寄工作
- 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测评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 学校召开保密归口管理部门自查自评汇报会
- 新校区建设工程正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
-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张喆来校调研
- 我校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 学校组织召开2022年新校区本科教学配套项目招标采购验收培训会
- 学校第六届消防安全文化节开幕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荣获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 李丛建:老兵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 学校组织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 学校“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一期)举行开班仪式
- 校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 新校区建设办召开“护航冬奥”安全工作会议
- 学校赴北京物资学院调研党代会筹备工作
- 王传亮主持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各代表团临时召集人会议
- 学校举行朱强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 我校冬奥城市志愿者圆满完成火炬传递保障工作
新闻公告
- 王永生到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调研 03-16
- 副校长方德英应邀在爱尔兰国庆活动中发表视频致辞 03-16
- 学校召开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专升本转段工作会 03-16
- 王传亮检查指导新校区疫情防控,调度建设与搬迁工作 03-15
- 叶向忠任我校副校长 03-14
- 学校召开新校区配套专项项目申报工作部署会 03-14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4
- 校党委副书记周志成慰问我校冬残奥会志愿者 03-11
- 学校第三届党委第一轮校内巡察完成反馈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