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举行
? ? 11月18日,“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由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主题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史论研究与实践”。
? ?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袁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原副校长赵玉明教授,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解国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国明做主旨演讲。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1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师生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何辉主持。
? ? 袁军在致辞中表示,北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首批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点之一,依托北外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雄厚实力、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优势和国际化办学的丰富资源,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战略传播,以及新闻传播史论等专业领域积聚了实力,形成了特色。希望北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建设围绕“北外特色”、突出“国际化”优势,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 ?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刘生全表示,要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在实践层面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坚守底线、防范风险,更要在理论层面深入挖掘,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成果武装广大师生。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介绍了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特色,以及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他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将北外的红色基因与国际化特色相结合,构筑马新观中心建设的美好前景。
? ? 我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教授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她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主要存在“业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内在需求不足”“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足”以及“公众对意识形态复杂性的认知不足”这三个问题。
? ? 在主旨演讲中,赵玉明教授结合自己的治学经历,强调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和研究中回归经典、回归原著的重要性,他指出列宁对广播的贡献值得深入研究,呼吁研究者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方向。解国记提出要区别虚假新闻和批评报道,新闻界应以加强舆论监督为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他特别强调新闻工作者要不忘马克思一再强调的批判精神,处理好如何既做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能对复杂现实客观批判的关系。尹韵公提出讲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可从历史细节入手,从中国领导人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入手,从“自上而下的灌输”转向“入耳、入脑、入心”,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喻国明指出,要全面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处理好新技术发展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要注重理论观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 ? 与会学者围绕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方法、社交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路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源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介绍了本校藏族实验班通过实地考察、进行跨文化实践,将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国情。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教授倡议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边看边讲、边走边讲”的教学模式——将虚拟仿真技术和实地参观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师要“受教育者先受教育”,方能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
?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活的,它鲜明的实践色彩和革命性、战斗性是其伟大的光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斌指出,我们不仅需作为对象的马新观研究,更需要作为方法论的马新观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唐海江教授从“回到原著”和“回应现实”两个层面,提出应重新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媒介技术的相关论述,这是马新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开和教授建议北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可加强从全球传播视域关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陈立生教授分享了本校以多个学科为基础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的经验;重庆工商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殷俊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心建设的18个字:“读原著,出丛书;多层次,开课程;全领域,建联盟。”李铁铮教授强调马克主义新闻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舆论观和宣传观。朱清河教授认为中国特色新闻学要从自卑、自强走向自信。
? ? 此次论坛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成果交流搭建了平台,马新观教育者和研究者、新闻机构实践者、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汇聚一堂,充分交流,共同探索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更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 ? 2019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纳入学院“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部分,着力打造继承北外红色传统、提升北外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教学和研究平台。本次论坛的召开,是对中央和教育部要求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指示精神的积极响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北外承办中国科协2021年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
- 团市委一行到北外调研
- 我校博士后符荣波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为“北外日本学讲堂”作专题讲座
- “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走进百所高校、走近百万大学生”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 北外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部署会
- 北外召开2020年度“优秀科研集体和个人”颁奖暨经验交流会
- 北外举办2021年“汉语桥”夏令营
- 我校智能教室连线匈牙利,举办中匈文化交流讲座
- 北外李雪涛教授编纂的《中国文学德译书目》在德国出版
- 北外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第四次理事会议举行
- 北外举办“多学科视角下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新趋势” 青年学者论坛
- “新疆是个好地方”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场视频交流会举行
-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来北京外国语大学检查指导工作
- 北外六年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一):政治建设摆首位,凝心聚力共奋进
- 我校王克非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重点项目顺利结项并获评“优秀”等级
- 我校参与主办的第六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在韩国举行
- 《英国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
- 我校代表团访问英国、比利时
- 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旧址落成开展仪式在延安举行
新闻公告
- 北外党委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03-15
- 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 03-15
- 北外举办“庆祝三八、筑梦冬奥”系列活动 03-08
- 北外薛庆国教授在阿拉伯媒体撰文讲述中国奥运故事 03-07
- 北外召开非通用语口语入门系列教材工作推进会 03-07
- 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5
- 北外获批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03-04
高考招生
-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