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云端座谈会举行
? ? 7月22日,“翻译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云端座谈会以线上形式举行。座谈会由《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历史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日本关西大学和我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200多名各地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旁听会议,《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共同主持。
? ? 会议上半场,王克非首先介绍了会议缘起,并从我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视角论述了翻译对于人类发展和文明互鉴的重要价值。四川大学王晓路教授阐述了翻译对思想文化的激发、塑造和推动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回顾了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翻译状况,指出翻译带来了新知与话语资源。我校顾钧教授以鲁迅等现代作家为例,阐明了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巨大作用。日本关西大学沈国威教授梳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对日本书籍的翻译情况,认为其对知识体系、语言和文体的发展均有助益。李雪涛教授透过“中德学会”这一机构的运作探讨了德国哲学在汉语世界的重构。
? ? 会议下半场,与会专家主要从不同语种的角度进行讨论。我校法语学院车琳教授以法译《水浒传》和《红楼梦》为例,认为“翻译首先是调和”,要在原语与译入语间寻找平衡和妥协。我校意大利语专业王军教授通过《神曲》和《十日谈》的翻译情况介绍了意大利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北京大学宁琦教授总结了百年来俄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国人精神思想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影响。我校罗马尼亚语专业丁超教授关注“十七年”间东欧文学的译介,据此提出翻译工作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立场,将翻译构建在研究之上。我校阿拉伯语专业薛庆国教授以《古兰经》《一千零一夜》等阿拉伯语经典作品为例,阐述了非语言因素对文化经典翻译的影响。李雪涛作会议总结,他从理论、修史、激励后学三方面指出要汲取国外优秀理论,深化专门研究,认识翻译价值。
? ? 本次会议邀请各语种、各研究方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探究翻译与中外文化交流,或总括全局,或深挖细掘,为广大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会议也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在国家社科工作办指导下开办的“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专题研讨会的延续,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翻译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云端座谈会举行
相关推荐
- 北外举办2021年“汉语桥”系列冬令营
- 我校举办“亚太背景下的缅甸局势”学术研讨会
- 我校学生获第十七届《中国日报》“21世纪?华澳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冠军
- 北外附中师生到北外参观学习
- 慕尼黑孔子学院2021年视频理事会议举行
- 北外召开首届教材工作会议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院
- 《马来西亚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暨马来西亚形势研讨会举行
- 我校领导班子开展年度述职
- 《人民日报》刊登杨丹校长文章:《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立足更高站位培养时代新人》
- 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参与抗击新型肺炎行动
- 北外主办第四届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
- 北外韩蓉校友捐赠非洲艺术品展开幕
- 校领导巡视新学期教学情况
- 北外发布《中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20)》
- 首届“斯里兰卡执法官员中文培训项目”闭幕式举行
-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向北外发来感谢信
- 《北京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座谈会在北外举行
- 我校参与主办的国际化学校课程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 北外阿拉伯学院研究生在第九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中取得佳绩
新闻公告
- 北外党委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03-15
- 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 03-15
- 北外举办“庆祝三八、筑梦冬奥”系列活动 03-08
- 北外薛庆国教授在阿拉伯媒体撰文讲述中国奥运故事 03-07
- 北外召开非通用语口语入门系列教材工作推进会 03-07
- 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5
- 北外获批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03-04
高考招生
-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