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五育并举”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机械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机械工程学院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脚踩泥土、身沾露珠”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忆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砥砺爱党爱国荣校情怀。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数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由安徽淮南出发,走访调研了安徽、江苏、上海三省多地,寻“党史魅力”,观“智造国情”,察“电诈现状”,出“文创作品”,探“小镇特色”。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忆往昔峥嵘岁月
明德晓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的要素。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赴安庆市、芜湖市、合肥市、滁州市等地,走访当地红色教育资源,探寻红色精神育人实效。
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了解革命先辈。在安庆独秀园,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事迹徐徐展开,从少年志气到惊天动地、开天辟地。在芜湖王稼祥纪念馆和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循着硝烟弥漫战场的历史脉络,实践团成员们重温了那段充满血与泪的革命岁月。在小岗村,实践团成员们既看到了“敢闯敢干”大包干精神,更了解到“第一书记”沈浩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
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在寻访红色精神途中,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先辈用自己的一生对这句话做出的最详细最深刻注解。战争年代,英雄挺身而出,是为国之存亡而战;和平时代,国人奋勇当先,是为天下大任而行。树德于心,我辈自当如何,心中种子已然生根。
“学与劳行,相辅而成”——身体力行增领悟
身体力行,在走访调研中劳其筋骨,是深化理解社会实践的有效渠道。学院国情观察实践团赴长三角地区了解智能制造现状,结合学科知识,参与工厂一线实践,让理论认知落小、落细、落实。
“中国制造看江苏,江苏制造看苏南”。在南京,实践团成员亲手进行了熔纤技能实践。开剥光缆,固定到盘纤架上,再穿过热缩管,制备光纤端面,接续光纤,并用加热器加固光纤熔接点,一系列操作下来,实践团成员竟然真的完成了较有难度的熔纤实践。在常州、上海、芜湖等智能制造企业,实践团成员们陆续又接触到电池模组的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车间生产流程、机器人运行设备、3D打印技术等。身着蓝色队服,披上黄色工作小马甲,实践团成员们在各公司车间、生产线,身体力行参与其中,学科知识真正内化于心。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从校园到社会,用理论筑基,用劳动探索, 将专业热情升华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学习实践中为中国制造添砖加瓦。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勤学善思增本领
勤学善思,提升面对风险的才智与本领,是社会实践应有的收获。进入新时代,危机与诱惑无处不在,如何甄别信息、识别骗局成了当代大学生极为重要的一课。学院防电信网络诈骗暑期实践团将目光锁定在大学生最常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
警校联合,了解诈骗新形式。实践团成员借助公安干警丰富的经验,详细了解了冒充官方客服、微信虚假代购等15种常见的作案形式和诈骗手法,以及“以利做诱、循环反复、变本加厉”的骗局套路。问卷调查,探寻高校诈骗现状。实践团成员走访安徽五市六校,了解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回收525份有效问卷,其中74%的学生或其亲朋好友都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较低。走街访舍,传播防诈知识。团队成员深入学生宿舍、食堂以及人群聚集街头发放宣传资料近800份,同时宣讲骗局特点、作案手段、预防方法及补救措施等。
“凡是带有欺骗性的东西,总是起着一种魔术般的迷惑作用。”实践团成员联手安徽各高校的学生,宣传防诈反诈的科学知识,剥开诱惑外衣之下的毒刺,用智慧与行动,构筑起校园安全的又一堡垒,成了这个暑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纯粹美育,陶养吾情”——寻美识美润情操
寻美识美,在快节奏时代慢慢走欣赏啊,是社会实践才有的独特经历。学院文化传承实践团和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调研团一路寻美,感受新时代的秀丽江山。
学院文化传承实践团以美育为载体,结合学科优势,尝试多项有趣设计,设计出“红色记忆,版画留痕”与“红色榜样,前行力量”两组文化创意产品。前者利用版画形式勾勒历史场景,后者绘制先辈Q版头像,衍生出壁纸、钥匙扣与贴纸等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调研团则遍寻魅力小镇,亲身感受乡村振兴背景之下中国小镇的进步与变迁,在近距离接触中探索自然美、变迁美。合柴1972工业记忆小镇,在这个国内第一个由监狱旧址改造的文化园,实践团成员看到现代文明与复古文化的碰撞。巢湖渔网小镇,利用渔网产业园+生态文化旅游模式形成产业集聚,实践团成员在这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的优势。霍山县佛子岭生态酿造小镇,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践团成员在这青山绿水间体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尚处于开发建设之中的陡沙河温泉小镇和独山镇抹茶小镇以发展带扶贫,实践团成员在这看到乡村振兴支持下万众一心求发展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如何传承?实践团成员已了然于胸,靠的是紧随时代创新发展、拓展内核丰富形式;靠的是挖掘特色、因地制宜。
“以自然道,养自然身”——运动不歇强体魄
运动不歇,在高强度实践中强身健体,是社会实践的附加价值。“强度好大”“有点累”“加油,再咬牙坚持一下”……这样的话语,几乎在每一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都可以听到。在温室成长的小花,偶尔也需要压力加持、任务压身的锤炼。
国情观察实践团成员六天之内跨三省四市开展走访调研,烈阳之下,成员们背着沉重双肩包、拖着大型行李箱、拎着食品干粮,奔走于高铁站、地铁站、公交站、企业、宾馆间。小巧瘦弱的女同学举起手臂,开玩笑说道:“我竟然也要有肌肉了”。防电信网络诈骗暑期实践团出入五市六校,同时开展街头采访、问卷调查、知识宣讲,脚步不停,声音不歇。党史学习实践团、文化传承实践团用脚步丈量革命路,用双手创造红色纪念品。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调研团身入乡镇,踩着泥泞路,听着蝉鸣狗吠,穿梭在小镇田头路口……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在社会实践中的运动则更有所彰显。此外,所谓学生时代“革命友谊”也正因此养成。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时代的学子赶上了祖国的强盛,坐拥无数风口机遇。重走红色之路,实践智能制造,探索乡村振兴,提升防范能力,滋养爱美情操,劳其青春体肤……学院开展的一系列“五育并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有效促进实践团成员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而磅礴的力量。
(撰稿、核稿:机械学院 周美霞、张岚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将“五育并举”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机械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相关推荐
- 力物学院新增一家实习实训基地
- 体育部教师应邀做客淮南市消防救援支队“红门大讲堂”开展专题讲座
- 材料学院召开期末全体教职工大会
- 实验室设备处检查相关学院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 安徽省侨联副主席杨冰一行来校指导“侨胞之家”建设
- 我校辅导员在全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二次调度视频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 扎根基层就业 书写无悔青春:三名基层就业校友走进“青春思政课”
- 学校召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推进会
- 学校举办第六届“智创安理”创新实践挑战赛
- 2021年迎新年文艺汇演暨第七届社团文化节圆满落幕
- 地环学院推进毕业生工作
- 学校党委党校举办第十五期学生预备党员培训班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来地环学院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 人工智能学院在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中创佳绩
- 外国语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
- 我校承担的能源研究院两项目实施方案交流会召开
- 材料学院举行2019-2020学年“国华科技奖学金”颁奖仪式
- 热烈庆祝安徽理工大学建校76周年
- 我校青年教师张通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 四家企业来机械工程学院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
新闻公告
- 郭永存与学生组织代表共话成长 01-06
- 学校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反馈会 01-05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来校交流 01-05
- 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01-04
- 我校“侨胞之家”荣获安徽省星级“侨胞之家”称号 01-04
高考招生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