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陈湘生央视开讲《穿梭于城市森林,地铁究竟是如何建成的》
1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77级校友陈湘生做客央视《开讲啦》,做了题为《穿梭于城市森林,地铁究竟是如何建成的》的精彩演讲。
节目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不仅仅只是出行工具;修建地下工程的难题何在;“工程技术中,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技术”;地铁下穿百货广场,为中国地铁建设桩基托换开创先河;地铁建设引导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演讲中,陈湘生声情并茂、娓娓道来,介绍了我们国家轨道交通建设的历史,分享了修建地铁背后不为人所知的感人故事。
他告诉大家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是城市的一个综合体,对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发展意义重大。曾经在地下整整工作过九天九夜的他还分享了如何克服“水、软、变形”的地下工程三大难题,怎样在地铁建设的规划设计到运行维护中确保安全和舒适。让大家明白了看似平常的交通工具,背后是建设者们的千辛万苦。
陈湘生在演讲结束时说:“我在地下工作了整整四十年,所以我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每次开通的时候,就希望把地下建得让老百姓、让居民感觉到幸福,这样才自己感觉到幸福。”他还语重心长的告诫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完全依赖现代科学工具,“哭着也要学”,只有学好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去创造、创新。
陈湘生1977年考入淮南煤炭学院,成为矿井建设专业恢复高考之后的首届本科生。2017年11月,陈湘生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他回母校时曾说:“淮南煤炭学院的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清华大学的导师教会我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不仅有着科学家治学严谨的态度,更有着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人格和责任担当。从淮河之滨奠定一生事业的坚实基础,到燕京大地开启地层冻结法的传承光大;从黄浦江畔与地铁结下不解之缘,到水木清华养成严谨治学的敬业态度,直至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地铁的全情投入。无论身在何处,陈湘生院士始终低调务实,敢于担当,与安徽理工大学“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一脉相承。
(撰稿、核稿:校友办 窦家环、刘艳 编辑、审稿:夏雅凤、阮进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友陈湘生央视开讲《穿梭于城市森林,地铁究竟是如何建成的》
相关推荐
- 材料学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校领导到人文学院指导班级导师工作
- 数大学院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郭永存与学生组织代表共话成长
- 自然科学处召开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申报辅导会
- 机械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集中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
- 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王忠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
- 国有资产管理处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办证工作见成效
- 巢湖学院副校长黄志圣一行来校调研
- 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系列活动庆祝第37个教师节
- 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 2021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安徽省赛——信息安全作品赛道在我校举行
- 计算机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
- 安徽省政协委员董雨:坚持“五育并举”尤为重要
- 我校线上教学喜获省级表彰
- 我为群众办实事: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科研座谈会
- 化工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 学校举办“陕北矿区矿井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第三次研讨会
- 化学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辅导
- 矿业工程学院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新闻公告
- 郭永存与学生组织代表共话成长 01-06
- 学校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反馈会 01-05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来校交流 01-05
- 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01-04
- 我校“侨胞之家”荣获安徽省星级“侨胞之家”称号 01-04
高考招生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