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担的两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月27日上午,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安徽理工大学、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市安理工能源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瓦斯环境下火区治理与邻近区安全回采保障技术研究”和“小煤窑密布煤层群火区治理技术与工程实践”项目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召开。经质询、讨论和答辩环节,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两项研究成果整体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在全国类似矿区推广的价值。
鉴定会现场(摄影:彭伟)
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启林教授对“瓦斯环境下火区治理与邻近区安全回采保障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汇报。该项目提出了基于“采用同长度同条件段测定电位异常”原理初探,测温导杆红外成像反演法精探,以有限钻孔测温验证的井下隐蔽火源综合探测方法;研发并应用正压束管监测井下采空区有害气体的成套系统与装备,解决负压抽气漏气导致检测气体失真的问题,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并基于模糊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和采空区气体运移及弥散流理论,构建了火区气体状态变化趋势的安全决策与救灾指挥平台,提高救灾过程中安全性;研发了高固水吸能灭火材料,用于构建软、硬多层的隔爆空间,提高了瓦斯环境下灭火工作的安全性。
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陆伟教授对“小煤窑密布煤层群火区治理技术与工程实践”项目进行了汇报。该项目提出了井上、井下磁-电-红外及钻孔联合探测技术,提高了火源位置与范围的探测精度;并针对小煤窑密布煤层群漏风通道多的特点,研发了无机与有机混合的骨料型堵漏材料,解决了普通高聚物材料的成本高、易开裂和高发热等难题;发明了液态CO2直注技术,解决了大规模直注液态CO2输送难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固体材料进行分层分区域堵漏控氧、对上层小煤窑火区进行液态CO2直注灭火、对开采煤层危险区域进行液体材料的充填,建立了以“堵、隔、灭”为一体的小煤窑密布火区治理技术体系。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周心权教授担任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王德明教授和陕煤黄陵矿业集团唐恩贤总工担任副主任,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等行业知名专家组成。
(撰稿、核稿:安全学院 李金亮、彭伟,华心祝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承担的两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推荐
- 省教育厅调研组来校调研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 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召开党建工作表彰大会
-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党支部赴淮南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开展党史教育日活动
- 化学工程学院召开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论证会
- 后勤保障处组织开展电梯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
- 学校组织收看2021年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 土木学院党委召开2020年支部工作考核、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 化工学院收到一封来自郑州的感谢信
- 安徽省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来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洽谈合作项目
- 机械工程学院赴无锡两家企业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 校园食堂“最美窗口”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 学校共青团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
- 校领导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考察调研
- 我校2020届毕业生葛宏港入选2021年9月“安徽好人”
- 深圳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来电信学院洽谈校企合作
- 安徽理工大学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
- 材料学院召开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集体学习会
- 电信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研究生招生工作
- 线上线下相结合——力物学院举行新学期首批博士招聘工作
新闻公告
- 郭永存与学生组织代表共话成长 01-06
- 学校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反馈会 01-05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来校交流 01-05
- 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01-04
- 我校“侨胞之家”荣获安徽省星级“侨胞之家”称号 01-04
高考招生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