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获授牌成为淮南市唯一一家“中国房颤中心”
11月13日,在2020房颤中心建设年度会议上,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授牌成为淮南市唯一一家“中国房颤中心”。
心内科主任刘利军(右三)代表医院接受授牌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60岁以上发病率1.92%,80岁以上可达7.5%。”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利军介绍说,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高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可导致心房扩大、心力衰竭,并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房颤诊治专科联盟医院、安徽省房颤中心联盟单位、安徽省心衰中心联盟单位,是全市唯一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国房颤中心”。“目前治疗房颤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射频消融术三种方法。我们医院将根据房颤筛查、风险评估、长期心室率控制、节律控制、抗凝、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等流程,规范房颤患者诊治。通过筛查房颤患者、根据危险因素评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增强抗凝宣教。”刘利军主任告诉记者,为了促进房颤患者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指导,医院将对住院或门诊患者中所有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诊断房颤的,都建议房颤门诊就诊或心内科会诊,通过风险评估,指导规范抗凝,有射频适应症者建议射频治疗等,努力解除心律失常患者的痛苦。与此同时还将深入社区、基层医院,开展房颤健康讲座,对基层医务人员展开培训,提高对房颤的认识。
作为淮南市唯一一家顺利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国房颤中心”,未来医院将一如既往为全市心血管病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从而为全市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疗保证,通过进一步推广淮南市慢病管理、护理的延伸与拓展,促进高年资护师下基层,开展心脏病的二期和三期康复,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供稿:校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获授牌成为淮南市唯一一家“中国房颤中心”
相关推荐
- 地球与环境学院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圆满结束
- 我校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
- 袁亮会见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刘劲松所长一行
- 学校召开“《淮南子》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座谈会
- 学校推进新学期学生工作
- 我校启动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岗前培训工作
- 机械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 力物学院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培训
- 外国语学院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
- 计算机学院赴合肥工业大学交流学习工程教育认证经验
- 家校互联,传递幸福的味道——力物学院开展暑期家访活动
- 安全学院多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
- 外国语学院邀请全国职业生涯辅导师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 机械工程学院举办“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
- 化学工程学院做细做深做实就业工作
- 袁亮院士受邀出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研判专家咨询会
- 校团委开展摄影艺术与大学生校园摄影技巧讲座
- 我校蝉联第十一届安徽省“双百双创”大赛优胜奖
-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力物学院赴孙庙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我校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
新闻公告
- 郭永存与学生组织代表共话成长 01-06
- 学校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反馈会 01-05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来校交流 01-05
- 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01-04
- 我校“侨胞之家”荣获安徽省星级“侨胞之家”称号 01-04
高考招生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