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共抗疫情、爱国力行”辅导员网络学习交流研讨会
4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为主题的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学习交流研讨会。
此次培训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平台承办,自2020年3月下旬起面向全国高校辅导员开展。截至4月20日,外国语学院3位专职辅导员均按要求完成了累计超过3000分钟的课程学习、在线直播答疑、主题研讨、心得撰写等四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本次网络培训课程安排及时,课程涵盖“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业指导与班级管理”“心理调适与健康维护”“日常事务教育管理”“疫情防控知识”六大模块,授课专家多、课程指导性和针对性强。
研讨会上,辅导员们结合“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的主题分别作了发言。2016级、2018级学生辅导员杨钰晗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2月份以来毕业班学生受疫情影响的时间较长,近期又面临外贸类就业职位骤减、考研复试和调剂推迟等多重压力,关心和引导他们及时舒缓压力,调整心态、明确择业目标是眼下需重点开展的工作,同时还要依靠学院领导、老师和校友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帮助。”2019级学生辅导员秦镇结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关于对辅导员“辅”字的解读,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在新冠疫情的特殊大考面前,作为一名辅导员队伍的新兵和新生辅导员,我近期要做好三个‘助手工作’,即:任课老师线上教学的助手工作,确保‘停课不停学’达到预期效果;学院党委的助手工作,积极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局意识;学生学习的助手工作,在疫情影响下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乐学的好品质。”
院党委副书记彭晶对辅导员们能够克服疫情影响,统筹做好线上办公、线上学习和学生疫情防控工作表示肯定,要求辅导员继续巩固本期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学习收获,进一步对标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职责,持续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做好新时代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努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沟通和情绪疏导,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努力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学生心里,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
3月以来,为推动三全育人,落实责任担当,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外国语学院还依托学习强国app平台就“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爱国主义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了3次主题研讨。
(撰稿、核稿:外国语学院 秦镇、彭晶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外国语学院举办“共抗疫情、爱国力行”辅导员网络学习交流研讨会
相关推荐
- 总务部召开三届三次职代会暨四届三次工代会
- 化工学院邀请安徽工业大学张奎教授作学术报告
- 力物学院调研省内高校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
- 第十二届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设计大赛校级决赛成功举办
- 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 材料学院举行2020年度党员集中教育培训班结业典礼
- 地球与环境学院为中钢矿院开办的中层干部专业技术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
- 学校与淮南市共建大学科技园签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土木学院召开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专家评审会
- 阜阳师范大学来我校调研巡察和纪检工作
- 校领导赴合肥走访企业 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
- 学生处召开全日制在校生参加2021年淮南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启动会
- “徽风皖韵进高校”黄梅戏《女驸马》走进我校
- 学校开展美育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 材料学院参观党史纪念馆重温红色革命史
- 地球与环境学院一名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
- 继续教育学院召开2020年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 医学院举行2020届毕业生考研经验交流会
- 学校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出征
-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公告
- 郭永存与学生组织代表共话成长 01-06
- 学校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反馈会 01-05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来校交流 01-05
- 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01-04
- 我校“侨胞之家”荣获安徽省星级“侨胞之家”称号 01-04
高考招生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