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优秀考研学子系列访谈
编者按: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随着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结果陆续揭晓,又一批优秀的安科考研学子通过自身努力收获成功,逐渐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考研学子们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奋斗的青春,更是拼搏的路径,它指引我们追求卓越,继往开来,将无悔的青春挥洒在安科的每一处角落。
为激励广大同学珍惜时间,奋发图强,向榜样看齐,校新媒体中心在党委宣传部老师的指导下对我校部分优秀考研学子进行专访。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与全校师生共同倾听考研学子青春路上的追梦故事,体会青年榜样的蓬勃力量。
朝乾夕惕 心之所向
——访建筑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陈文博
人物简介:
陈文博,男,汉族,1997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曾任班长、班助等职,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荣誉。202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
人物事迹:
且行且思:确立的信念绝不能动摇
考研路上,陈文博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谈及考研初衷,陈文博对此没有太多的思索。“我一直有一个名校梦,既然高考没有去成想去的地方,那么只有通过考研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他对梦想的追逐与坚持。考研不同于高考,当决定自己要踏上这条路后,就要开启这场一个人的战斗了。本科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考研是为了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加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使自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拥有选择权。谈起为何报考建筑学时,他对笔者说:“因为本科学的就是建筑,对建筑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在笔下描绘美丽的画卷”。他享受用画笔画出山川、河流、草木的过程。山遥水远遗墨间,彼岸花开意连连,行笔走墨水流年说的便是如此。他坚持手绘一直到考研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一天几张图,描线、勾勒、上色,跟随着自己的内心搭配合适的颜色,让一幅幅画充满生机。
学贵有恒:在适合自己的路上奔跑
考研的路上充满泪水,有艰辛的,当然也有欢乐的。很多人都曾在这条路上半途而废,而陈文博坚持了下来,并一直坚定地选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对手绘有着难以言喻的钟爱之情,使陈文博在枯燥繁杂的备考过程中甘之如饴、孜孜不倦,一路前行。
谈及考研,他说考研要注意方法,贵在坚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劳逸结合很重要。在集中练习手绘基础时,陈文博喜欢带着耳机听舒缓的音乐,随着自己的思想,让画笔呈现想法,让图纸注入灵魂。
陈文博说,考研最后那段时间很辛苦,一面要对政治、英语复习,保证每天的做题量,一面又要挤出时间对确定下来的专业课进行学习,如建筑物理、材料、构造、公共建筑、积累与建筑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知名建筑师的作品以及理念,休息对他来说成为了一种奢侈。就像一辆吉普车飞驰在崎岖的山路上,飞沙走石,一往无前。最疲惫也最享受。世上没有什么比奔跑在适合自己的路上,更令人欣喜,即使付出的很多,感觉很累,但是心里很充实。
志存高远:追梦之路永不停歇
陈文博表示,考研的路上荆棘丛生,考验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耐心和决心。在确定考研后,他便开始默默奋斗。每天清晨在室友的酣睡中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床上爬起,抓紧洗漱后又匆匆拿起画板,提高手绘基础。累了、倦了、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回想起以前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想到最初的梦想,就默默的在心里为自己打气,以前可以做到的,现在更应该做到。凭借着心里的那股坚韧,陈文博坚持住了,并且取得了成功。“给我一个角落,那将是我的天地。没有欢声,没有笑语,可是我喜欢这样的寂静。在我的角落里,做着最真实的自己。随心所欲忙着我的爱好,充实自己,这是最快乐的事。为梦想坚持,为坚持而胜利。在最美的年华里,总算没有辜负自己。”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不无道理,陈文博深知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风霜雪雨也要迎难而上。陈文博坦言,在看到自己的坚持换来的371的分数时,他很激动。分数是对付出的肯定,在考研路上饱含艰辛与心酸,看见结果的那一刻五味杂陈,无语凝噎。而陈文博将载着满满的收获,通向更高的平台。
蚌中的石子经过日夜磨砺才可以成为一颗明珠;峭壁上的种子经过日曝风吹方可成为一株劲松;雪山的花在漫天飞雪中生长方能成为一颗雪莲,梦想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需要用行动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学不止步,时不我待,抓住每分每秒的时间充实自己,在追梦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丁新新 孙玉慧 王海翔)
梦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念的人准备着
——访食品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仇丽妹
人物简介:
仇丽妹,女,汉族,1998年6月生,安徽宿州人。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6级学生,历任班级团支书、新生班主任助理。曾获校科研活动单项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荣获安徽省食品创新大赛省一等奖,安徽科技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获“校优秀青年志愿者”、“凤阳国际马拉松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通过英语四、六级、德语A2考试。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真正在梦想道路上远行的人,不需要依靠灯火忽明忽暗的星点,他们自身便会发光,将成长的印记悄悄融进生活里,在不经意间,就已匹马单枪,乘风破浪。仇丽妹便是如此,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时间的静默流淌中,她有了很多改变,不仅愈发自信,还找到了许多自己觉得做起来会很有意义的事,给这弥足珍贵的旅程又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功=情商+智商+逆商
考研是一个磨炼意志、艰苦奋斗的过程,亦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踏足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不畏艰苦、勇往直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单词的记忆从开始准备考研的那一刻起就不要停,滚筒式学习,而专业课一定要自己构建知识框架,每本书的目录很重要,因为这是一本书的提纲,一定要多看!”当谈及平时学习生活中最应该注重的方面,仇丽妹坦言,是心态。“不管是学习好拿到奖学金还是工作强得到荣誉证书,我觉得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前提是要确保自己是快乐的、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个体。人的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逆商——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困难就像弹簧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也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就像学习中的迷茫期往往会不期而至,仇丽妹也不例外,她笑称:“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压力大的时候,她会去找老师开导,弄清楚焦虑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如果是精神压力太大,思想负担过重,她就会去跑步,把自己的脑袋放空,待身体疲惫后睡一觉,醒来之后又是崭新的一天。当然,梦想道路上良师益友的影响毋庸置疑,当提起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人和事时,仇丽妹表示:“首先是辅导员的鼓励,我的辅导员开金苗老师总说,‘孩子,你可以的!加油,好好干,开老师支持你!’看似简单的话,却很有力量;其次是好朋友王卫国和朱梦男的陪伴,真的很感谢,是友情在我在迷茫的时候给我力量,让我觉得不能辜负好朋友的期待,在梦想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只要相信 期待就能成真
大多数人想创造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上帝只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是仇丽妹的座右铭,“因为你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意识到这对于你而言是机会而不是绊脚石。不然机会来了你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更别说抓住机会了。”空闲时,仇丽妹会去健身、看书和集邮,收集到的几百张邮票让她很有成就感,“就像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老师和朋友,不要把自己封在罐子里,要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塑造和强大自己。”四年的时光中,仇丽妹收获了很多,有了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明白了既要好好学习,也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懂得生活。哪里有什么老天的眷顾,所谓的幸运和成功都源自于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愿未来的每一个人在回顾走过的路时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喊出:尽吾力而无悔!(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杜展颜)
长风破浪会有时
——访农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杨毓贤
人物简介:
杨毓贤,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安徽池州人。农学院农学专业2016级学生。曾任校广播台台长、校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校吉他社副社长,班长等职务。在校期间获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等奖项。此外曾获校优秀播音员、校新媒体中心先进工作者、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创新创业论坛优秀营员、校优秀主持人、校十佳歌手、院优秀团员及院文艺活动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顺利以高分取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高中化学科目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二级甲证书。今年以专业初试第七名的成绩考取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蒙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 。谈及自己的考研经历,杨毓贤如是说到。在踏入安科校园的第一天,他就已经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他告诫自己,大学四年里要时刻保持初心,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初入大学校园,杨毓贤也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还记得大一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感觉那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参加了很多文艺活动,每天都在忙碌却没有多大成效,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参加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效率很低。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在第二学期我就迅速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每当有空闲时间都会去图书馆看一会儿书,培养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不要浮躁,静下心来”。 杨毓贤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在大二一次性以高分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先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二等奖学金。
除了学习成绩,杨毓贤在各方面的综合表现也十分突出,他是一个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的人,在播音主持方面有一定特长,曾担任校广播台台长一职并负责学院大型活动的主持工作,此外他还曾任校吉他社副社长等职务,组建过一支乐队。谈及如何处理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杨毓贤认为二者并不冲突。正如李政道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学习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张弛有度方能事半功倍。此外,他还认为在特定阶段就应该完成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大一的时候主要还是让自己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到了大二就要努力一些,把该通过的考试通过,到了大三就应该明确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确定考研或者就业,一步一个脚印,不用太心急,慢慢来,总会取得成绩的。”
谈及考研目标,杨毓贤早在高中时就已经将南京农业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这也是他填报我校农学专业的原因之一。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在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后,杨毓贤开始在网上查阅目标院校情况和导师资源,在大三暑假,他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9年夏令营并获得了“优秀营员”称号,在那次夏令营中,他被南京农业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深深吸引,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考研的信念。此外,他认为坚持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考研过程中,我并没有早上很早起床,晚上学到凌晨,我的作息很规律,早上八点到图书馆,晚上十点半回寝室,但是我一直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几乎从未间断,备考这一年只因为身体不适才给自己放过几天假。其次,从大一开始我就经常在图书馆看书,因此考研时在自习室能很快进入状态。当然,也不是每天学习效率都很高,我给自己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按照每天的学习效率给自己评分,这样能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起到很好的反馈作用,这个方法很有效,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不妨尝试一下”。 就这样,在备考的日子里,他脚踏实地,一步步向着梦想靠近。
杨毓贤说,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并脚踏实地为之不懈奋斗。都说考研就是第二次高考,艰辛是必不可少的色调。考研过程有很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少点杂念,多点踏实,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一次,不留遗憾。在提及未来的规划与目标时,他自信地说道:“既然已经做出考研的选择,那就好好努力,把握机遇,如果可以的话我会继续深造,多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农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今后的奋斗目标。” 时光飞逝,大学四年的寻梦之旅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杨毓贤感慨道:一想到要离开安科,内心还是有点不舍得,安科给了我成长的舞台,给了我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在过去的四年中,老师同学们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担任广播台台长期间,我跟着宣传部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学会了为人处世、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广播台这段经历让我得到了锻炼,对我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也结识了很多挚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此外,我的班主任沈树周和我的论文导师任兰天也在我的学习生活和科研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指导,我很感谢他们。”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考研路上,每种结果都只是人生的一段风景,虽然成长的道路很长、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只要一直努力、一直坚持、不断的超越,你们的梦想就会越来越近,你们的明天也会更加绚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农学院:汪道兵)
努力的样子温柔且坚定
——访农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陶妹
人物简介:
陶妹,女,汉族,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2016-2017校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2018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2018-2019校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安科首届插花技能大赛”三等奖、安科第二届“水果拼盘大赛”二等奖、“阳光寝室大赛”一等奖等。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人物事迹:
放弃很简单,但坚持一定很酷。陶妹的考研目标从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就坚定下了。为此,她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了三年,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府。她说,在考研这种长期战中,肯定都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她也一直在不停地说服自己,“既然自己已经选择,那就坚持下去,要不然前期的努力也就白费了。”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目标越近就越不能松懈,越要加倍努力,陶妹深谙其道。 在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时,陶妹查看了浙江大学的报录比、分数线等信息,在结合自身实力和意愿的情况下她报考了目标大学。既不因心中目标而忽略实际,也不因高校排名而妄自菲薄。她还慎重地向学校上一届学姐学长请教,了解他们是怎么准备、如何复试、要注意什么问题等。诚心如她,每一个做足准备的人都会收获糖果,陶妹实现目标后的“糖果”也格外甜。
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前进道路上总是困难重重,而解决困难的关键在于心态。在备考的后期,背作文模板时,陶妹发现自己背的模板和别人看的不一样,这让她突然慌了神。她纠结、质疑,但最终还是打算按照自己原来的步骤进行。她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而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从容不迫。在备考前期,她也并没有给自己过多压力,作息时间安排得较为宽松,到后来才慢慢加紧,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半,循序渐进。她是怀疑过自己的复习计划,但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不松懈、不放弃。她说:“这样就还好,一样能达到终点。”
陶妹说她考研的心路历程是由一开始的平静到后期的怀疑、动摇,到咬牙坚持,到从考场出来的那一刻的放松,再到准备复试的繁琐、忙碌,到复试结束,收到拟录取时的紧张,直到现在的感觉一切都回归平静。像是做了一场大汗淋漓的梦,“醒后”的她说:“将继续努力准备研究生的学习,如果研究生表现不错的话,会继续考博吧。”一切就像她一样,仿佛都那么简单、自然。
陶妹说自己尤其喜欢“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只要耐住寂寞,坚定自己的目标,一切也没有想的那么难。(新媒体中心学生记者:蔡甜甜)
(特约通讯员:蔡甜甜 编辑:汤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安科优秀考研学子系列访谈
相关推荐
- 第四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面向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 建校70周年进行时 易班迎校庆 “易”起来精彩
- 学校举办“2021春风行动”进校园禁毒知识宣传活动
- 系列二:访农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汪伟伟
- 我校与安徽大学共同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创客营销大赛
- 在歌声中与历史对话:我校举办“四史”宣传教育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 第六期:赓续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 安徽省教育厅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组莅临我校检查工作
- 我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联合招生工作会议
- 卡尔森国际创新产业园来校交流产学研合作事宜
- 安徽科技学院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
- 学校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师生书画作品展
- 校领导出席我校“绿色建筑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
- 校领导出席“喜田植保班”开班式
- 我校举办2021年“我与校长面对面”活动
- 校领导深入人文学院调研指导学科平台建设工作
- 褪戎装 青春上场
- 校第二届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圆满闭幕
- 校领导检查学生返校准备工作
新闻公告
- 校领导深入动物科学学院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03-17
- 学校召开三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部署近期教育教学工作 03-17
- 校领导深入龙湖校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校领导出席“金种子培优基金”启动仪式 03-14
- 我校农学院多措并举 铆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3-14
- 校领导督查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03-12
- 滁州市“千企百校”高校人才招聘会在我校启动 03-11
- 我校开展科研实验室安全工作专项检查 03-11
高考招生
- 安徽科技学院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5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09年对口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科技学院2018年分省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