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化学学科单原子催化领域重要进展在国内领军期刊《纳米研究》发表
本网讯近日,国内领军期刊《纳米研究》在线发表我校化学学科蒯龙博士研究小组在单原子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我校2019级硕士研究生宋娇娇和2016级本科生杨旖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蒯龙博士为通讯作者,安徽工程大学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单位。《纳米研究》是入选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七部委于2019年启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领军期刊的唯一化学类期刊,具有卓越的国际影响力,2008年创刊以来其影响因子稳定在8左右,持续位列中科院期刊分区大类1区。
该工作中,蒯龙研究小组运用喷雾热解控制合成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技术以及密度泛函理论,在Pt/金属氧化物体系中解决了学界关于单原子Pt位点是否为催化CO低温氧化活性中心的争论。研究表明,Pt的化学性质受分散特性和载体双重因素决定;通常情况,单原子Pt仅在可还原性载体才表现高活性;单原子分散让活性金属利用率达到最大化(100%)。审稿人高度评价该项工作,认为“Their findings not only interpreted the diverse catalytic behaviors of single-atom Pt supported on different metal oxides, but also guide to design and prepare superior Pt/metal oxide catalysts.”。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杰出青年基金等经费资助,同时得到安徽师范大学耿保友教授等课题组的支持与合作。
蒯龙博士于2016年6月加入我校化学学科,组建“绿氢化学”实验室,研究兴趣为新型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与氢气制取、品质提升及氢氧燃料电池应用。入职以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Chem. Mater.、Nano Energ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中科院大类1区期刊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校杰出青年基金等纵向项目9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项(1项合同到账经费>100万元);受邀担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Nanotechnology客座编辑(Guest Associated Editor)及多种学术期刊审稿人。
(文:阚清华;图:蒯龙;审核:徐大勇;编辑:查桂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化学学科单原子催化领域重要进展在国内领军期刊《纳米研究》发表
相关推荐
- 国际工程师学院召开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深化设计方案论证会
- 学校召开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会议
-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来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交流活动
- 学校召开芜湖市“紫云英人才计划”宣介暨“扬帆计划”大学生产业实习对接会
- 学校开展冬季宿舍安全卫生大检查
- 校第十二届“民歌、民舞、民乐”大赛圆满落幕
- 我校校友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 致敬人民教师 安徽省高校百位卓越教学名师、卓越教学新秀风采展示
- 省厅专家来校考察评估教育发展基金会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一行调研芜湖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 学校开展年终慰问品发放工作
- 2021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 我校校友企业接受省委书记调研
- 学校召开2021年改革发展务虚会
- 学校召开四个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
- 中国科学院院士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 我校教师在首届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 我校团员青年集中收看“网上重走长征路暨四史教育”线上直播课程
- 强化标准 落实理念 学校全面推进“双基”建设
新闻公告
- 学校举行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03-15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 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03-14
- 九三学社安工程支社联合白茆镇政府开展植树活动 03-14
- 学校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3
- 省委调整我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 03-10
高考招生
- 安徽工程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安徽工程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