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习共同体 构建课堂新生态
本网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安徽工程大学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题打造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思政课“示范课堂”,构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目前,已成功建设3个思政课“示范课堂”,以思政课“示范课堂”建设引领教风、学风建设,切实把思政课创优行动和学校“课堂新态”建设落到实处。
创新打造“共同体”,深化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育人
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经过广泛宣传和各单位协同联动,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主体联合申报“示范课堂”项目,经遴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门课程中分别遴选1项思政课“示范课堂”项目。将思政课“示范课堂”建设与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示范团队建设、思政课学风优良的先进班级建设一同推进,共同建设先进班级,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育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于课前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针对性解决;共同确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准备教学辅助材料;与学生干部一起协商制订班级课堂管理和创建优良学风方案,做到先进班级建设有目标、有依据、有参照。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参与到班级主题班会等活动中,辅导员随机看课和跟课,学生干部也加入到课程调研、班级管理、教学研讨活动中,切实构建起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将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授课团队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依据学情进行适当创新,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开展现代信息化教学与师生有效互动为创新点的教学改革,如应化拔尖181班本学期所有课程均在智慧教室采用小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是我校思政课全程小班教学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授课团队利用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方式进行教学,将线下专题化教学与线上答疑讨论、网络资源利用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政课“示范课堂”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孙道明老师说:“经过一学期的示范课堂建设,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教师自身、学生、课堂的定位,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课堂是教学的载体和平台,教师是思想传递的主导,而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和主体。”
开展公开教学,发挥“示范课堂”的引领作用
2020年11月,项目团队专题组织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公开示范课。本次示范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金承志讲授,示范教学过程中,有学校标牌的“示范班级”的全体师生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教师、部分辅导员全程观摩。金承志通过专题教学生动地解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近代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的高度概括;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对“中国梦”的直观感受;运用学习通“词云”功能提炼“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从而引入下一节课学习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层次分明、节奏紧凑、重难点突出,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好,是一堂名副其实的思政“金”课,获在场师生的一致称赞。2021年1月底,3个思政课“示范课堂”的公开教学视频全部录制完毕。思政课“示范课堂”建设成果也将用于其他课程“示范课堂”建设与推广之中,通过思政课“示范课堂”建设引领其他课程“示范课堂”建设,从而带动学校教风、学风整体提升。
坚持一二课堂联动,有效拓展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示范课堂”建设项目要求课程建设要与支撑思政课教学的校园文化示范品牌建设一同推进。在项目实施中,思政课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至少支持一项能支撑思政课教学内容、班级学生共同参加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示范课堂”与“学习四史 争做达人”第二届学习达人挑战赛有效联动,“示范班级”应化(拔尖)18班全体学生报名参加,积极响应;思政课任课教师积极参与,为“学习达人”挑战赛活动的最后决赛提供了内容支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示范课堂”与迎新文艺活动有效联动,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迎新文艺晚会、纪念“一二·九”运动暨建校85周年师生歌咏大赛等,充分挖掘校园文艺活动中的思政价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示范课堂”与校大学生辩论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有效联动,任课教师指导多位学生参赛并获奖,进一步发挥其作为思政课重要的校内实践活动平台的育人作用。通过思政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文/图:王燕、曾雪瑾、查桂义;审核:孙浩然;编辑:查桂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打造学习共同体 构建课堂新生态
相关推荐
- 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教师在《Nano-Micro Letters》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
- 自动化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我校召开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
- 学校与鸠江区签订校地人才合作协议
- 玛涅蒂马瑞利(MagnetiMarelli)公司来校洽谈校企合作
- 学校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调研学习
- 学校党委坚持严督实导 提升巡视整改工作质效
-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 传承良好家风 建设幸福家庭 学校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专题座谈会
- 学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和文明离校工作
- 学校与芜湖高新区、弋江区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对接
- 寒假工作不断线 服务保障迎新年
- 我校电机68、69届校友回母校参观国际工程师学院
- 我校师生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 校领导在学工系统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
- 我校两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国际工程师学院召开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深化设计方案论证会
- 学校协调部署暑期留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 安徽工程大学增列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校学教办研究部署近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举行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03-15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 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03-14
- 九三学社安工程支社联合白茆镇政府开展植树活动 03-14
- 学校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3
- 省委调整我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 03-10
高考招生
- 安徽工程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安徽工程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