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发表国际高水平科学论文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系陈亮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陈帅教授课题组、第一附属医院王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高水平生物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五年影响因子:9.570)上发表《Rab2A作为AMPK-TBC1D1通路的底物通过调控PPARγ的蛋白稳定性介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Rab2A regulates the progressio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downstream of AMPK-TBC1D1 axis by stabilizing PPARγ)》的研究论文的研究论文。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紫月、孙雅婷、第一附院医院硕士研究生王子明等三位同学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揭示了营养过剩条件下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机体长期的营养过剩(如肥胖)会显著性抑制肝脏组织中AMPK-TBC1D1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提升下游小G蛋白Rab2A的GTP结合形式,增加PPARγ的蛋白稳定性,最终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的大量堆积(图一)。通过构建TBC1D1S231A 失活突变的小鼠遗传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阻断AMPK-TBC1D1通路可以显著性增加Rab2A的GTP结合形式,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指出降低肝脏中Rab2A的表达水平可以缓解西方饮食诱导(DIO)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为进一步的临床药物研发提供一条崭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生命科学学院)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15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发表国际高水平科学论文
相关推荐
- 药学院多措并举齐发力 助力学生稳就业
- 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走进小学 积极开展科普知识推广
- 研究生学院持续推进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
- 我校师生收看学习“同上党史思政大课”
- 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满意度测评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举办首届交叉学科论坛
- 我校参加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报告会
- 安徽医科大学教师参加中国科学家论坛中医药传承创新云峰会
- 学校持续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 研究生学院教职工党员参观“初心映江淮”主题展
- 学生干部培训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省内唯一!第一附属医院入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
- 巢湖临床医学院学子真情讲述党史故事
- 我校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安徽省抗疫先进表彰
- 国际教育学院举办财务报销专题讲座
- 附属口腔医院开展2020年新进职工岗前培训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统筹部署新学期工作
- 学校部署防范应对暴雪天气工作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前往巢湖开展党史教育活动
- 我校“琦元”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暨基础医学分论坛开幕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