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科技学术年会暨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
1月7日上午,我校召开2021年度科技学术年会暨2022年度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校党委书记顾家山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校长曹云霞作工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刘群英,副校长余永强、梁朝朝、肖圣龙、吕雄文出席会议,余永强宣读表彰决定。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施贤梅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顾家山充分肯定了学校2021年的科技工作成绩。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工作者要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把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自觉肩负起、履行好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顾家山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做好战略布局和谋划,注重激活存量,促进附属医院科研能力快速提升;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加强重大平台建设,抓好重大创新主平台建设,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合力攻坚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要培植人才成长沃土,施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要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要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不断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打造在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科技策源地”。
顾家山强调,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他要求,一要在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深入推进科研育人,促进科教融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联动发展,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优特色学科,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三要着力汇聚起学校发展建设的合力,抢抓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积极融入安徽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在开放创新中不断完善交流与合作机制,与各方面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资源开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合作,奋力开拓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局面。
曹云霞在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1年,安医科技人履职尽责、齐心协力,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持续发展,连续第二年立项数突破百项大关;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多途径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专利“人类卵母细胞冷冻保护剂”成功转化,年度横向科研经费和授权发明专利数增长显著。
曹云霞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体科技工作者要勇担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答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科技创新发展“时代答卷”。要进一步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拿出再出发、从头越的干事志气,只争朝夕,狠抓落实。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抢抓新一轮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坚守初心使命,为提高学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曹云霞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新时期学校科技工作,一要聚焦国家战略,一以贯之地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二要强化条件建设,不断强化以学校科研实验中心为统筹,以二级学院和附属医院实验室为重点,以转化平台、技术平台和协同平台为支撑的分层多维科研平台体系建设。三要加强原始创新,做强基础研究,强化前瞻研究、应用研究布局,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的新突破。四要坚持需求导向,推进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力争打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新局面。五要完善机制建设,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坚持科研育人导向,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引领科学管理的新生态。
大会对我校2021年度“悦群十佳创新科技工作者”“復元科技新星”“国家级项目组织奖”和“最具影响力十佳论文”进行了表彰。
相关院所、附属医院主要负责人,分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科研办主要负责人、科研人员等参加了会议。(文/科技产业处 程凡 图/新闻中心 殷泽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召开科技学术年会暨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
相关推荐
- 卫生管理学院学子受邀在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 吕雄文督查南校区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
- 黄新美到教务处调研指导工作
- 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全国第一批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
- 图书馆全面强化安全工作
- 省党史学习教育集中采访高校首站走进我校
- 省民政厅领导参加我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
- 研究生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
- 人文医学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安艺平:回望百年征程 汲取奋进力量
- 校长曹云霞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第二附属医院举办安徽省儿童白血病联谊会
- 第二临床医学院启动暑期志愿服务 关爱留守儿童
- 附属巢湖医院:真抓实干谋发展 精耕细作创新高
- 余永强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勉励学子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 刘群英为附属小学党员教师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我校两学子荣获2020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
- 学校开展考试心理辅导系列活动缓解学子压力
- 学校推进“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编制工作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