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子成长成才 浦海鸿夫妇在校设立“鸿秀助学金”
5月26日,我校举办“鸿秀助学金”设立及捐赠仪式。校党委书记顾家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刘群英、副校长梁朝朝,校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孙爱和出席会议。
会上,顾家山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浦海鸿老人及其夫人黄景秀表示热烈欢迎,对两位老人在我校捐资助学的温馨善举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顾家山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浦老夫妇决定拿出积攒多年的30万元养老金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学子,助力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位老党员热爱教育、关心教育的初心使命,体现了浦老作为老领导对安徽医科大学的深厚感情,作为医学前辈心系大学教育、情系贫困学子的高尚情怀,是安医大全体师生的楷模,是一位倍受尊敬的“大先生”。
顾家山强调,在全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要深入挖掘捐赠助学金所承载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宣传好、传承好、学习好。要讲好党的故事、安医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思考党的光辉历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不辜负浦海鸿夫妇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希望和殷殷嘱托。
刘群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广大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一直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我校兴校荣校的重要力量。浦老夫妇的无私义举充分展示了一名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本色,为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增添了浓浓的一笔。相关部门要传承红色基因,用好宝贵财富,弘扬安医精神,教育激励全校党员干部、人民教师不断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健康的大国良医。
浦海鸿是为革命事业和新中国建设发展以及党的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和无私奉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党员,1930年8月生于江苏射阳,1946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0月光荣离休。浦海鸿爱人黄景秀老师1937年12月出生于安徽舒城,1951年10月参加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3年光荣退休。
会上,浦老鼓励青年学生要有闯劲,希望大家不辜负党的期望、父母期待,努力学习,把握机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仪式上,孙爱和代表校教育基金会接受浦海鸿夫妇捐赠的30万元,梁朝朝为浦海鸿夫妇颁发捐赠证书。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大学生党史宣讲团成员等参加会议。(文/离退休教职工党委校教育基金会图/新闻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关爱学子成长成才 浦海鸿夫妇在校设立“鸿秀助学金”
相关推荐
- 药学院精准施策唱响毕业生就业服务主旋律
- 卫生管理学院与宿州市医保局签署合作意向协议
- 生命科学学院到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交流学习
- 国际教育学院举办财务报销专题讲座
- 护理学院学子共话抗疫中国梦 争做时代新青年
- 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学“三节课” 逐梦新学期
- 科研实验中心与临床药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平台建设交流
- 我校青年学子排球场上展英姿
- 公共卫生学院助毕业生保持健康心态 平稳就业创业
- 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 精医为民 科研报国的江淮名医——翟志敏
- 省党史学习教育集中采访高校首站走进我校
- 学校举办重阳节集体祝寿活动
- 附属巢湖医院为医学实习生开展线上教学
- 校党委书记顾家山到我校一附院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财务处联合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开展主题学习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扩大学习辅导报告会
- 吕雄文督查南校区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 第一附属医院青年医师获“合肥好人”荣誉称号
- 推进校地合作 余永强赴阜阳市人民医院调研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