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研团队研究成果首次揭示酒精神经代谢机制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张野教授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NIH/NIAAA)张黎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题为《星形胶质细胞ALDH2介导脑内酒精代谢及酒醉相关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酒精的神经代谢机制。该院金世云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张黎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酒精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流行时间最久的精神活性物质之一,其代谢由多种遗传因素控制。肝脏有大量酒精代谢酶,特别是乙醛脱氢酶2型(ALDH2),是决定人体内酒精代谢及饮酒行为的关键酶。由于脑内各种酒精代谢酶含量非常低,且缺乏精准特异的研究工具,所以大脑在酒精代谢中的作用一直被忽略,但其对酒精代谢及对酒后行为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显示,酒精在人体代谢过程大致要经历“乙醇—乙醛—乙酸”这一过程,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通常表现为“上脸”。ALDH2是乙醛转化为乙酸的关键酶。肝脏对酒精代谢的影响大,酒后90%以上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但肝脏代谢的产物,对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产生影响不大。而脑内酒精代谢则直接引起GABA升高,从而抑制大脑功能。这也提示脑中星形胶质细胞ALDH2是酒精对大脑直接调控相关行为功能损害的主要机制。该研究中,我校科研团队首次鉴定出了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醇代谢的关键酶ALDH2,主要在小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其为研究醉酒行为的相关机制开辟了新方向,助力解酒、戒酒,以及酒精诱发的脑损伤、退化的预防与治疗,还可为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氏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提供参考。
据悉,全球约有5.4亿人口存在ALDH2基因缺陷,近半数汉族人存在ALDH2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引起血液中乙醛水平升高,甚至饮用低剂量的酒精也会出现潮红或醉酒反应。此项研究显示可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ALDH2表达,对未来治疗亚裔尤其东亚人酒精中毒、解酒、酒精依赖、戒烟等提供了重要靶点。(第二附属医院 戴睿 刘理扬)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1-00357-z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科研团队研究成果首次揭示酒精神经代谢机制
-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动员部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 下一篇:第四附属医院召开干部大会
相关推荐
- 口腔医学院持续推进巡视整改工作
- 我校参加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启动视频会议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
- 曹云霞出席张锡祺学术论坛暨基础医学院科技年会
-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
- 爱暖寒冬 护理学院暖冬关爱在行动
- 我校辅导员参加全国专题培训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 我校两学子荣膺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 临床药理研究所师生线上参加国际药理学术会议
- 省侨联领导来校慰问学校侨界优秀医护人员代表
- 朱慧:“医”路相随 做学生的知心人
- 黄新美到党委学工部调研指导工作
- 余永强为教职工党员作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 我校召开来华留学质量再认证及临床医学本科(英语授课)质量认证动员会
- 第一临床医学院师生党员追寻红色记忆
- 基础医学院承办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第二附属医院开展反对餐饮浪费主题活动
- 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系列活动 喜迎建党99周年
- 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小医生号”成长专列启程
- 创新创业团队师生双选会助力学子早期接触科研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