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提内涵 学科建设谱新章
学科是高水平大学的立命之本,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学科建设水平已成为学校学术地位、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对标国家“双一流”、安徽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计划,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坚定不移走“学科兴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之路,从战略高度谋划学科建设,科学配置学科资源,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
统筹规划,明确学科发展道路
按照《安徽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安徽省重大发展战略,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加强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打造学科高峰,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
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工作。成立学术委员会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研判学科建设形势、任务和目标,提高学科建设的针对性。落实学校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改革,明确学科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发挥学院主导作用,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学科建设体系。特别是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人才集聚、知识创造与辐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学校建设成立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分类建设,推动学科协同发展
学校充分把握“双一流”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主动融入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目标管理”的原则,实施一流学科培育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传统学科提升工程和交叉学科发展工程等学科建设“四大工程”。建立学科建设项目制,统筹各类建设资金,规范项目的申报、论证和立项,对标对表,补差补缺,精确开展学科内涵建设。
对标我省高峰学科建设标准,学校编制了《安徽医科大学高峰学科建设五年规划实施方案》,整合全校优质资源,对标国内外一流学科,积极引育高端学科人才(团队),重点培育国家级平台、项目、人才、奖项等标志性成果,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扩大高峰学科在国际和国内影响力。学校还积极构建以“高峰带动高原”的学科发展模式,鼓励“高峰”“高原”开展学科共建,明确共建目标和途径,实现学科交叉整合,以高峰学科建设为突破,带动高原学科协同发展。
成立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设立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化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建设交叉学科专业群,探索新医科建设模式。
内涵发展,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校对标对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围绕学科建设指标体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十三五”期间争取各类省财政学科建设奖补资金3.54亿元,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建设。
2016年,13个学科参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9个学科进入公布名单,其中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2个学科获B等级,临床医学学科获B-等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参加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获B-等级。
2017年,5个学科入选安徽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居省属高校之首,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获世界一流学科奖补资助,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获得国内一流学科A类奖补资助,生物学获得国内一流学科B类奖补资助。
2020年,5个学科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其中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入选Ⅱ类高峰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入选Ⅲ类高峰学科。
学校加强ESI学科建设,完善ESI学科分析报告制度,积极推进ESI学科新增长点的培育。“十三五”期间,继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之后,2018年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2019年生物与生物化学和免疫学、2020年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4个学科陆续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目前ESI前1%学科达6个,居省属高校首位。
优化调整,完善学科学位点布局
学校聚焦聚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完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位授权点高质量发展。2017年,审核新增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特种医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应用心理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出台《安徽医科大学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实施细则》。2018年,调整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主增设应急医学1个交叉学科和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医学生理学、医学化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口腔医学、临床护理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等11个目录外二级学科。
经过多年规划建设,学校目前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以医为主,法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必须牢牢坚守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学科学位点建设就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必须要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形成学科学位点建设新合力,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突出高峰学科和优势学科特色,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我们将继续落实校第八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主动对接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兄弟高校,做好“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高峰学科和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引领,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推进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征程,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发展规划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凝心聚力提内涵 学科建设谱新章
- 上一篇:学校动员部署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 下一篇:上海复星集团来校洽谈交流
相关推荐
- 我校团员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精神
- 安徽医科大学学子在家乡拾金不昧
- 卫生管理学院多措并举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
- 梁朝朝调研护理学院学科学位点建设工作
- 附属巢湖医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会
- 我校与海螺集团共建附属海螺医院签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我校举办“百医驻村”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
- 兄弟高校到继续教育学院交流工作
- 附属口腔医院举办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 学校召开领导班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 安艺平: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 我校获中国老年报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 第一临床医学院深入推进班主任、科研启蒙导师工作
- 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召开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举办“琦元”研究生学术创新分论坛
- 我校医护人员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我校两所直属附院联合开展“世界镇痛日”义诊活动
- 我校学子参加高校庆祝建党百年展演 致敬伟大抗疫精神
- 我校两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 附属阜阳医院欢送援疆医疗队员出征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