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开展“互学互查” 推动基层团组织对标定级
12月2日,校团委结合我校团学发展现状,启动团(总)支部“互学互查”工作,通过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形式,对全校15个学院团委和5个直属附属医院团委基层团组织开展摸排互查。
校团委结合团组织实际,规划设计互查指标,对团内组织设置、青年大学习、发展团员、“三会两制一课”、团员推优、学社衔接、对标定级等9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列出时间表,分段实施。11月,各院级团组织对照指标,梳理自身基层建设重点工作,指导所属团(总)支部自评自查,找差距,补短板。12月,校团委牵头组织各院级团委负责人,分五个互查组,通过查阅线上智慧团建系统资料,线下支撑资料、现场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重点工作集中逐一“互学互查”,进一步规范基层团组织建设。
本次互学互促充分调动“校—院—支部”三级团组织力量,集中听取各校院共青团工作负责教师对于团学工作现状的感受和下一步发展建议,摸清了家底,对一些牵制基层团组织发展的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团干们在交流互学中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以学促评,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通过现场学习交流环节,让各团干部们更加明白“团组织能做什么、在做什么、将做什么”,激励他们以更高的思想、更深的认识、更强的能力参与到团学工作的建设中。
全程参加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许静对此深有感触:“这既是一场系统的辅导,又是一堂生动的团课,一次实践和工作的指导。”第一临床医学院团委书记张德广说:“我们对团的工作了更全面认识、更深入了解、更深刻把握,现在我们心里有底,眼里有方向,手里就不会出错。”第一附属医院团委副书记魏瑶说:“这次检查来得很及时,看了大家的材料感觉很受启发。”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团组织建设,团的组织力,校团委着力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2019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安徽医科大学共青团理论学习组学习制度(试行)》《共青团安徽医科大学委员会发展团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14项制度文件,让基层团组织建设有章可循,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根据制度建设要求编印的团支部工作手册,线上线下相融合,对于指导团干开展团务工作提供了支撑,受到大家欢迎。目前,校团委正在组织制定《共青团安徽医科大学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等6项制度,力争使团的基层“细胞”真正活跃起来。(校团委 徐乐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团委开展“互学互查” 推动基层团组织对标定级
相关推荐
- 我校教授为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作“国自然”基金申报指导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多措并举筑牢学生离校安全大堤
- 第一临床医学院精准施策暖心育人
- 公共卫生学院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
- 辅导员工作论坛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医学与人文大讲堂”深入解读医学人文精神
- 我校与慈善组织共同设立困难学生救助基金
- 凝心聚力再起航 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学生座谈
- 我校学生社团获评“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
- 安徽省生理学会举办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子激情演讲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 刘群英要求学校共青团工作加强“四个建设”
- 我校三位学者入选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 讲好安医故事 第二临床医学院引导学生知校史懂校情
- 附属口腔医院英语口语师资培训班开班
- 我校多个项目入选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实战训练营
- 卫生管理学院青年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 药学院举办“琦元”研究生学术创新分论坛
- 南校区智能外卖取餐柜广受师生欢迎
- 第四附属医院开展 “学史崇德”专题学习研讨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