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娴:勤思敏行,其术熟娴
身材娇小、气质恬静的她在人群中略显普通,但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对未来的明确规划,却让人真切感受到她内心那团熊熊火焰,展现着她作为一名合格“青年榜样”、一位优秀“学习标杆”的不平凡。
她是陈思娴,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2016级学生,校2019年度“十佳本科生”荣誉获得者。自入学以来,她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启航奖学金1次,徐叔云奖学金2次,大一至大三平均学分绩点排名第一。
“大学是一个很公平的地方,你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就像那句很有名的话‘凡不能将我打败的,必将使我更强大’。”回顾四年的学习生活,陈思娴这样说道。
学如行舟,不进则退
“其实很多时候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没办法平衡考试复习和竞赛的时候。我有无数个熬夜的晚上想过放弃,但是很幸运,我坚持下来了,得到了我想要得到的,我很满足。”
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陈思娴也被安逸的日子腐蚀过,一种“未来还长、毕业还早”的想法时常在她的脑海里出现。在既想静心学习又想及时行乐两种矛盾中挣扎了一段时间后,某天她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对她她来说振聋发聩的箴言:“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不知道明天的希望。”
“当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就感觉浑身一震,之前的矛盾情绪好像突然就解开了,我必须做点什么来改变现在的自己。”于是,学习英语成为了陈思娴刻苦上进的第一步。从背单词、听听力,到练口语、翻译论文,她在做着微末却又有效的努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陈思娴像蜗牛一样,虽缓慢却一步一步迈得坚定。天道酬勤,她的英语六级成绩达到627,位列当次考试全院第一,全校第二。此外,她还通过了高级口译考试,并获得了2018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
保持良好学业的同时,陈思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有所收获。她不但主持了省级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参与了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一项,还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二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铜奖。
少年意气,朝气勃发。在大学给予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上,陈思娴努力让自己成长,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披荆斩棘,竞赛有成
在学业优异的基础上,陈思娴也在不断尝试锻炼自己的学术和竞赛能力。在校生理竞赛上获得第一名之后,她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竞赛光荣之路。
2019年的生理竞赛对陈思娴来说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当时走竞赛这条路的时候犹豫了很多次,学业压力、时间冲突、竞赛时遇到的不顺等等,几件事齐齐压过来得时候真的挺让人喘不过气的。”回忆生理竞赛时的生活,陈思娴脸上洋溢着怀念和心有余悸的复杂感情。“那段日子我经常在网上给自己找些励志视频看,或多或少有些安慰。”她表示,给自己最大安慰的还是队友和老师。大家一路上互相打气、互相开导,遇到知识盲区就一起讨论解决,遇到生活琐事也一起出谋划策,让有泪水、汗水的备赛期也充满了欢笑和幸福。
“国内生理竞赛是在徐州,当时我们时间充裕,为了生理竞赛准备了很久,所以在国内一路高歌猛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国内赛事的脱颖而出并没有给陈思娴和伙伴们提供什么便利,国际赛上的他们一路上可谓是如履薄冰:准备的时间被压缩、竞争对手实力的提升、陌生环境里产生的紧张感……“种种因素让大家适应得有些慢。不过,我们最终是把状态调整过来了。”
生理竞赛国际赛场上的对手都是各个国家的优秀选手,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所医学院校代表队可谓势均力敌。陈思娴和她的队友在一次次车轮战的答题赛制下顶住压力,给大家贡献了一场险象环生却又精彩纷呈的比赛。最终,在第17届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中,她和伙伴们组成的我校代表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斩获亚军。而这也是该赛事创办以来,中国参赛队伍获得的最好成绩。
如此闪耀的荣誉并没有让陈思娴洋洋自得,她清醒地知道,光芒背后,是长达一年半的积极备战和层层选拔,是从学校、学院,到专业老师、辅导老师,再到她和队员们所有人的辛苦付出。
敏学笃志,良医路远
谈及为何当初高考填报志愿会选择医学专业,陈思娴说:“其实我自小对学医就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把这个兴趣转变成目标的原因,是在毕业旅行时偶然看到的一个新闻。”
彼时的陈思娴正在南京等车,因为无聊便打开手机浏览新闻。这时候,一篇有关癌症患者抗癌经历的新闻吸引了她的注意。患者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从他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诙谐和豁达可见一斑。“他写了很多、记录了很多,和病魔抗争的过程通过他的描述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很遗憾,他还是去世了。”看到他去世的消息,陈思娴的眼泪一下子就掉出来了。也是自那时起,她坚定了学医的信念。“如今的我算是得偿所愿,而那位坚强的癌症患者也将会一直存在我的记忆里。”
大医精诚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这是陈思娴笔记首页的一段话。她一直觉得,成一名良医,首先要成为一名良人。有恻隐之心,怀怜悯之情,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成就良人之后,便是不断研学,不断精进,提高自己的医术,不然空有一身好德却无与之匹配的医术,对患者来说是一场灾难。”陈思娴深知医生的知识杂而多,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学习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求的是水到渠成。而她现在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正是秉持这个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结果。
“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今的陈思娴已经足够优秀,但她仍如那“有匪君子”,不断打磨自己,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在成为良医的道路上稳步向前。“高考对于高三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但只要无愧于自己的付出就好。至于成败得失,交给时间去回答。”高考成绩已出,对于正在思考如何填报志愿的学弟学妹们,陈思娴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整合信息,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喜欢的学校,也欢迎大家报考安医大。未来的大学生活很美好,但在享受美好的同时,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定理想和不懈努力,才能走下去、走得远。”(大学生全媒体中心刘文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思娴:勤思敏行,其术熟娴
- 上一篇:汤锋:用奋斗坚定前行的步伐
- 下一篇:李天舒:以笔为媒,“医”心不变
相关推荐
- 校“五老”为法学院学子作党史专题报告
- 省内首位!我校血液病专家跻身全国百强
- 爱心企业联合捐资在我校设立重症医学发展基金
- 学校隆重举行2021级本科新生军训汇报表演暨总结表彰大会
- 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参加“心动安徽?最美人物”颁奖典礼录制
- “疫”不容辞 第四附属医院为新站区居民集中接种新冠疫苗
- 省民政厅督查组来教育基金会进行专项督查
- 我校在安徽省第五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喜获佳绩
- 第四附属医院专家当选新一届外科学会副主委、委员
- 黄新美到基础医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 吕雄文赴合肥工业大学交流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座谈研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乌干达徽商总会向第二附属医院赠送锦旗
- 聚焦问题强化举措,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构建新格局
- 附属巢湖医院召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 口腔医学院党委中心组开展参观实践学习活动
- 第一临床医学院持续强化辅导员工作实务培训
- 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分享交流党建工作案例
-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党务工作培训
- 第四附属医院党委中心组召开新年第一次理论学习会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