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生联合会:学习雷锋不分国界
“政府和学校向我们告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我还了解到,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里建造医院用于治疗感染病毒的患者。”“我们收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觉得我们一定会成功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我在中国两年半,中国就像我的家。我相信中国,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2月初,一则国际学生表达对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为中国、为武汉加油的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央广网、安徽网、安青网等媒体纷纷转载。视频记录下国际学生提到的种种防控疫情的举措,也记录下他们眼中的“中国力量”。
这群学生,就是我校中外学生联合会的国际学生。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应援”,在日常学习中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一件件实事,向身边的人们传递着他们在“第二个故乡”学到的“雷锋精神。”
善意不分国家,战“疫”不分地域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牵动着国人的心,也牵动着国际学生的心。他们中不少人留在中国,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与中国人民共克时艰;有的则在自己国家时刻关注着疫情变化,送上祝福;有的则尽己所能地协助辅导员完成好相关工作……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国的善意和关心。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带教老师就去武汉支援了,我感到很骄傲。疫情期间,学校进行了封闭管理,我们生活有一点点不方便,但我们都很理解,这是为了我们的安全。”来自于巴勒斯坦的2015级国际学生阿巴塞因说道,“学校和学院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帮我们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其他必要物资。所以,我们想通过文字、视频,用我们的方式表达谢意,表达对我们带教老师和所有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和祝福,为我们的中国朋友加油。同时,我们也想让家人和更多的人知道,不要担心我们,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在这里是很安全的。”
“1月中旬,副校长余永强到马来西亚参加了国际会议。会议非常成功,我还作为学生代表发表了讲话。”2018级的马来西亚籍学生吴欣玲说道,“没想到很快就传来武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的消息,而整个中国也拉响了抗击疫情的警报。”虽然人在马拉西亚的家中,但吴欣玲十分担心中国的疫情。身为班长的她,又精通中英双语,不仅积极配合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还协助辅导员发送通知,督促同学们按时上报健康信息等。
不仅是协助辅导员与班级同学及时沟通联系,吴欣玲更希望能用自己在安医大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相关研究出一份力。于是,在学校开展新冠肺炎专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后,吴欣玲和另外三名国际学生,在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晓晖和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苏虹的指导下完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在华留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项目申报。“这次参加项目申报,我看了一百多篇文献,还搜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学习到很多科研知识和疫情防控的知识,也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很有意义。”
“中外学生联合会由文化辅导员和国际教育学院的国际学生组成,文化辅导员由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担任,国际学生来自牙买加、印度、南非、法国等四十余个国家。”国际教育学院的负责老师表示,不仅在此次的特殊时刻贡献自己的力量,国际学生们在辅导员和文化辅导员的帮助下,平时也在校内外开展各项文化交流以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善意,也越来越喜爱这个国家。
服务不分肤色,“雷锋”不分出处
2019年5月的生态大圩国际马拉松赛场上,一位参赛选手突然倒地,附近医疗站点的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外国人临危不惧,立即飞奔至现场将其抬至路边,积极配合专业医疗团队为其量测生命体征,为选手递上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及能量,随后将其送上救护车。
救人的是我校2014级印度籍国际学生平士。在学校每年开展“学雷锋月主题活动”的熏陶下,他对“雷锋”这个名字也愈加熟悉。“我觉得,雷锋精神就是在生活中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平士说道,“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更好了。”
在大圩马拉松赛场上,来自我校中外学生联合会的本硕国际学生们分布在沿途10个医疗站点,热情地为选手呐喊助威,处理选手出现的肌肉损伤、扭伤、抽筋、中暑、晕厥等突发情况,以保障选手的安全。2013级印度籍国际学生瑞莫参加过全国来华留学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并荣获最高奖,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组委会为其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瑞莫在志愿服务前不仅积极复习急救知识,还主动教队员除颤仪使用方法,“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医学生非常有意义,可以巩固急救知识,学习如何开展户外抢救,对自己是很好的锻炼。”
在池州徒步马拉松中,有些参赛的小朋友跑着跑着就想放弃,哭闹不止,陪跑的国际学生们见了,便想方设法鼓励小朋友坚持到底。遇到扭伤的小朋友,国际学生热心地背起他们,给他们讲故事。还有老人推着婴儿推车来参赛的,志愿者们便积极帮助老人推推车。很多跑友对这群志愿者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争相与其进行文化交流。
2019年中,中外学生联合会的国际学生们共参加了3次马拉松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累计60人次,在赛场上处理选手突发状况,表现突出,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以及“优秀志愿者团体组织奖”。而他们在服务中所展现的良好风貌得到了组委会与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不少人竖起大拇指,称呼他们为“洋雷锋”。
温暖不分文化,爱心不分语言
2019年端午前夕,蜀山区天天向上残障儿童康复中心传来阵阵笑声,十分热闹。中外学生联合会的国际学生们正和“来自星星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制作中草药香包。
这次的活动中,国际学生分别加入了6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陪孩子们一起看书、做游戏,并用简单的中文,温柔耐心地同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节日风俗和中药知识,而孩子们也慢慢对这群与自己不同肤色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不再感到陌生。随后,新组建的“国际家庭”拿出彩线、丝布、朱砂、香草等材料开始制作香包,他们一边讨论研究,一边完成了剪布、缝边、填香料、系流苏……不久,各种形状迥异,玲珑可爱的端午节草药香包就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通过彼此的交流,国际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打开通往外界的心灵窗户,促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看到这些孩子们,我更加坚定了信念,要努力学好医学知识,力争早日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活动结束后,一位国际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会。
在安医大学习期间,中外学生联合会的国际学生们也积极参加义务种树、健康扶贫等各类志愿活动。梅冲湖义务植树活动中,他们种下一棵棵树苗,并自发分组将湖边散落的垃圾清扫整理,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他们同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为乡村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开展急救知识培训,为守护人民健康出一份力……
虽然肤色不同,虽然来自世界各地,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中外学生联合会学生们的心连在了一起,他们将继续用善意、用行动,让中外友谊之花美丽绽放,让雷锋精神弘扬。(国际教育学院 校新闻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外学生联合会:学习雷锋不分国界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赵韻闻:奔走前线的“血防斗士”
相关推荐
- 第一临床医学院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举行分党校开班典礼
- 我校九三学社专家赴霍邱县义诊送药
- 省教育厅专家组来我校考察省级人才项目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举办2022年考研指导会
- 第二附属医院举行“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学党史悟思想
- 第一临床医学院全体党员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学习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议
- 学校邀请专家论证预防医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方案
- 学校隆重举行2021级本科新生军训汇报表演暨总结表彰大会
- 学校召开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例会
- 卫生管理学院开展宿舍安全隐患大排查
- 丽珠医药集团捐赠50万资助安徽医科大学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 中国社科院专家主讲我校党史学习教育首场专题辅导报告
- 我校新学期第一天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 巢湖临床医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日教育活动
- 公共卫生学院举办“党史故事讲起来”复赛
- 抗疫专题展激励药学院党员牢记使命勇担当
新闻公告
- 附属滁州医院军地联合深化研究生思政教育 03-17
- 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支部述职考核工作 03-17
- 学校研究贯彻全省改进作风大会精神落实举措 03-17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例会 03-17
- 我校钱海生教授团队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7
- 附属滁州医院获省“五星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03-16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03-16
- 惟实励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学生组织述职交流活动 03-16
高考招生
- 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