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0月31日-11月1日,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池州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池州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共同承办的2020年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王佩刚、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贾瑞武、校党委书记孙晓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校长柳友荣在主席台就坐。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200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副校长阳光宁主持。刘向兵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池州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此次研讨会,是高校间加强劳动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积极探索,要将研讨会持续开展下去,成为高校劳动教育合作交流的品牌项目,为更多高校提供一个展示本校劳动教育的深度思考与先进经验的高端平台,切实发挥出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
王佩刚在致辞中指出,安徽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渐成共识;二是劳动教育形式表现多样;三是劳动教育实践多元创新;四是劳动教育组织管理得到强化。他强调,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改革。一是在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上追求“一体化”,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的一体化,大中小学一体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及长三角的一体化。二是在劳动教育日常管理上强调“制度化”,通过制度约束强化劳动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三是在劳动教育资源供给上确保“立体化”,要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力量开展劳动教育研究。四是在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上实现“多样化”,在劳动教育问题上,各级各类学校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避免雷同化趋向,一步一个脚印,真正使劳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劳动教育素养大幅提升,劳动教育品质落地生根,由自发到自律,最终走向劳动自觉,培养可担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表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认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安徽高等教育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争当排头兵,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孙晓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与会的领导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能力导向、素养为基、专长分流、合作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收获了一些成绩。他表示,此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劳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将进一步助力高校劳动教育研究取得新成果,共同为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的发展,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贾瑞武致辞,表示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出版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将始终坚持“精品立社、质量优先”的服务理念,站在建设教育强国、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高度,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推进课堂、推向社会,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教材,助力各学校的内涵发展。
大会的第二个环节是专家主题报告。刘向兵在以“存量与增量的博弈与平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为题的报告中,围绕“直面问题:树立系统建构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意识”“优化“存量”:找准劳动教育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结合点”“做实“增量”: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整体建构: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博弈与平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破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难问题。
周光礼在以“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关系的视角”为题的报告中,分析了大学劳动教育的特点、大学劳动教育定位和大学劳动教育实现等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作了题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的报告,从劳动的两种创新、劳动工具等视角解读了劳动教育的深刻意蕴。
柳友荣在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组织实施”为题的报告中,围绕“大学生为什么要有劳动课”“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践”“《意见》和《纲要》中规定性的实践思考以及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等四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组织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吴合文教授作了题为“服务性劳动学习:设计、实施与评估”的报告。
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国维教授作了题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的报告。
会议还围绕“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问题探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等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11月1日上午,与会专家参观了我校菊花基地、家风文化馆、筷子工作坊、学生禅茶社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地考察我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供稿、摄影:宣传部/编辑:刘德群、袁梦成/审核:朱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0年全国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相关推荐
- 池州学院“心岳传承,扶摇展翅”实践团走进岳西县爱心支教
-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 学校召开2020年第二次党建工作例会
- 艺术与教育学院赴贵池区区福利院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参加2021年长三角人工智能前沿论坛
-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开展打扫新生寝室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开展“热爱生活,劳动最光荣”主题团日活动
- 池州学院第十届“学院杯”教工男子篮球赛圆满结束
- 校领导到文学与传媒学院和商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 地理与规划学院赴贵州师范大学考察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 我校开展征兵宣传工作
- 池州学院邀请革命伴侣为师生讲党史
- 体育学院党委慰问困难学生党员
-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组织观看全省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
- 学校召开学报编委会会议
- 学校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第三轮推荐会
-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2022年第二次集中学习会
- 文传学院举行教职工“迎新年 话发展”茶话会
- 校长柳友荣为地理与规划学院师生党员上党课
- 我校第十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顺利启动
新闻公告
- 商学院开展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线上教学督导 03-17
- 学校开展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桌面演练 03-15
- 地理与规划学院赴贵州师范大学考察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03-14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扎实推进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03-14
- 艺术与教育学院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 03-14
- 外国语学院举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暨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03-11
- 商学院教师撰写的研究报告获池州市市长肯定性签批 03-11
高考招生
- 池州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7年"专升本"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7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池州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本科) 08-05
- 池州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