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 (3)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 (5)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6)熟悉各种测绘方针、政策和法规; (7)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言及发展动态;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C培养对象:本科4年,修满学分并成绩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D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E主要课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GPS定位原理与应用、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海洋测量学。 F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 G主要专业实验:地形测量实习、大地(控制)测量实习、控制网平差计算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地籍测量实习、GPS定位与导航实习、遥感图像处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H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报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工程等学科方向的研究生。 I四年内毕业人数:30人(2003届)、53人(2004届)、77人(2005届)、60人(2006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