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C培养对象:本科,修业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D主干学科:物理学、计算机科学。 E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数理方法、力学与热学、电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光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计算方法、计算物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 F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金工实习、实验室技术实习、电工电子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24周。 G主要专业实践: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实验室技术实习 H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理论物理、无线电物理、凝聚态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 I四年内毕业人数:31人(2004届)、85人(2005届)、60人(2006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