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主页

宝鸡文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 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专业

秉持经济管理学院“崇术重用”的办学定位,依托省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及校级工商管理重点学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标准

1素质结构

1.1文化素质层面

1.1.1思想政治:确立良好的政治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构筑良好的政治心理;

1.1.2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性人格及审美情趣;

1.1.3道德修养:培养优良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

1.2专业素质层面

1.2.1个性心理素质:树立坚强的意志、高尚的人格魅力、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1.2.2专业技能素质:制作招聘需求分析与计划,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制定和修订绩效考核方案,协助开展员工满意度的调查,构建雇主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

1.2.3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交往介质和工具进行有效沟通。

1.3综合素质层面

1.3.1语言表达: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能熟练应用于各类型商务场合;

1.3.2文字表达:能够制作和编辑各类人力资源相关文件(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招聘与录用计划、招聘广告、培训方案、绩效考评体系等);能够编制活动方案、会议策划方案等。

1.3.3行为表达:熟知职场规则、职业行为规范,能够将专业知识熟练转化高绩效行为,以专业和负责的态度解决人力资源各类问题。

1.4身心素质层面

1.4.1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

1.4.2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优良的气质与性格,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2能力结构

2.1专业能力层面:

2.1.1分析能力:分析资源状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员工潜能和培训需求;

2.1.2计划能力:计划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人力资源的招募与配置方案、培训方案和晋升方案;

2.1.3开发能力:开发员工的潜能,对于新进员工帮助其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员工帮助其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

2.1.4关系维护能力:建立、维护和改善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促进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的沟通,协调员工内部的关系。

2.2特殊能力层面:

2.2.1软件操作能力: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操作,简单计算机问题的解决;

2.2.2外语能力:熟练使用一种外语有效表达和沟通及正式场合会晤应对;

2.2.3会议组织能力:熟悉各级别活动策划和执行,具有独立办会能力;

2.2.4组织设计能力:凸显企业文化、设计办公环境、美化办公空间;

2.2.5策划能力:人力资源规划、会议策划和活动策划等。

3知识结构

3.1基础知识层面:

3.1.1人文社科知识: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理论知识;

3.1.2政策法律知识: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法规;

3.1.3职业素养知识:沟通知识、谈判知识、面试知识、会议组织知识等;

3.2专业知识层面

3.2.1基础理论知识:经济学、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

3.2.2专业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八大模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录用、培训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知识;

3.2.3专业技能知识:多元化实践技能知识体系;

3.3技能知识层面

3.3.1信息处理知识: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与收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3.2会议相关知识:视频会议组织知识、会议策划知识和活动组织知识等;

3.3.3环境布置知识:厂区环境设计、办公环境布置;

3.3.4新媒体运营知识:自媒体运营、企业公关网络发布、互联网主播。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

毕业条件:修完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中所开设的修读课程,至少获得156学分,方能毕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六、专业特色课程

企业经营沙盘、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验、数据模型与决策、模拟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