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
一.专业介绍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在欧美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在美国排列于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说”模具是工业之父、IE是工业之母”。中国制造业迈入了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对标制造强国,必须有一流的工业工程专业和一流的工业工程人才,工业工程迎来了黄金发展时代。今天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已经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医疗行业、金融业甚至政府。
工业工程是跨学科的交叉学科,融合工程和管理于一体,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以系统思想为哲学理念,以运筹学为代表的数学方法和以基础工业工程、工效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现代化工具,对人、资源、设备、能源和信息的综合系统(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优化与设计,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青岛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2002年成立,已有15年历史;工业工程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系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2个院级科研团队;绝大多数是具有国内外进修经历中青年教师,且骨干教师均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在物流工程、网络化制造、生产运作与管理、质量工程、企业集成与信息、人因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对成果。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6项,产学研转化项目10余项;近五年发表CSSCI、EI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6部。
二.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专业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文化修养、人文科学素养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强、文案能力强、研究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基础,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对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在以下领域:
现代制造型和服务型组织复杂系统运营优化人才。四年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生产管理、质量管控、产品研发、精益生产等方面知识、素质与能力,成为现代制造型和服务型组织急需的复杂系统运营优化人才。
智能制造背景下现代工业工程研究型人才。紧跟时代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融合基础工业工程理论体系及IT相关技术,使得学生具有从事智能制造、信息化、制造业大数据等高技术含量工作的基本知识体系与素质,培养现代工业工程研究型人才。
三.培养特色
工业工程专业践行创新,采取“导师制+项目制+企业实践+平台助力”的运行模式,多维度打造教师团队,锻造学生队伍。
导师制:本科生一入校即分配导师,目前5-6人分配一个导师。以导师为核心,小规模的管理实现了因材施教;导师采取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结合的形式,完成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化。同时,以各大赛事促进导师制的运行,以主题活动促进互助友爱的专业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