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
一. 专业名称及学制 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专业 专业代码:660302 专业所在系:运动训练系 学制:全日制三年二.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三.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比赛、训练、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掌握运动训练各项目的教学与指导、组织、编排、裁判工作等实际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体育人才。
四.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及岗位要求 (一)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 1、专项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 2、各级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 3、各类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 4、俱乐部及各类社会体育组织的体育工作者。 (二)毕业生的岗位要求 1、能参加相关专项比赛,并取得相应的比赛成绩; 2、能够执法相关专项比赛; 3、能够按相关体育教学标准,完成基层体育教学任务; 4、能够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服务、组织、管理的工作; 5、能够从事俱乐部及各类体育组织的训练教学与服务管理工作。五. 毕业生的基本素质 (一)基本素质 1.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4.团队精神:具有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创新精神: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技术知识更新的初步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 (二)分年级教育目标 一年级教育目标: 1.适应新环境,培养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2.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3.了解校规校纪,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4.热爱班级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学会处理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培养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6.培养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劳动观念。 二年级教育目标: 1.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基本的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理解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学好本专业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及相关技能。 5.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年级教育自标: 1.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2.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3.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4.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六. 毕业生的能力结构 1.具备一定的英语(日语)和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能力; 2.具备专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能力; 3.具备专项竞赛的裁判执法能力; 4.具备基层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学、训练能力; 5.具备体育俱乐部及各类体育组织的综合工作能力;七. 毕业生的知识结构 1.具有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英语(日语)与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教育部规定的一些公共课程知识。 2. 具有必需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的基础知识,运动心理的基础知识,各专项的基本理论知识。 3. 具有必需的专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通用知识,包括基本技术、技战术、体能训练、实战比赛的基础知识; 4.具有必需的基层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学、训练理论知识,包括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5.具有必需的竞赛、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专项比赛裁判执法的基础知识,体育管理学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