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专业名称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电子技术类课师资。 3、培养要求 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和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 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了解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业务素质: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电声技术与设备的调试与维修、电视接收机的调试与维修、电机电器的使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达到本专业相关工种中至少一个工种的中级工水平,获得中等技术资格证书;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从事中等学校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电子技术的应用、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指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外活动的电子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具有人文、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主干学科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子仪器与测量、音像技术、电视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子学科教学法 5、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子仪器与测量、音像技术、电视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子学科教学法、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线路CAD、C语言及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与CAI、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制冷技术、现代电视技术、PLD原理与EDA设计等 6、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育实习8周 专业技能训练19周 毕业设计6周 专业生产考察2周 7、主要专业实践 电路分析基础: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RLC电路的暂态过程;RLC电路的稳态特性;RLC电路的谐振特性;变压器特性研究;三相电路。 电子线路实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查;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工作点的调整及性能研究;负反馈放大电路;文氏电桥RC振荡器;LC自激正弦振荡器;差动放大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串联型稳压电源;开关式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TTL与非门电路参数的测试;组合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触发器;计数器的设计、安装及其测试;集成计数、译码、显示综合实验;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555定时器电路及其应用;调谐放大器;三点式振荡器;调幅与检波;收音机装配;收音机调试。 电子仪器与测量:常用信号源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失真度与分贝的测量;扫描仪的使用;晶体管特性测试仪的使用;数字频率计的使用; 电视原理与接收机:扫描仪的使用;观测高频头的特性;电视机通道频率特性的测量;电视机关键点波形测试;彩色电视接收机调整 电声技术与设备:组合音响的日常使用与维护;调谐器的工作原理与整机分析;磁带录音机的原理与整机分析;音调控制与图示均衡器的工作原理与整机分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整机分析;音频处理器的工作原理与整机分析。 微机原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两个十进制数相乘;从键盘输入数据并显示的程序;响铃程序;排序程序;8253计数器/定时器实验;8255A并行口实验;8259A中断控制器实验。 电子学科教育教学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技术教学实验的操作使用;电子电路学生实验的操作使用;常用家用电器的使用与故障维修 电机与电器:直流电机的使用;变压器试验;变压器绕组首末端的判断;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低压控制电器的使用;同步发电机的使用 C语言与程序设计: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指针;文件; 数据库与应用: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文件记录的更新;数据库文件的定位和重新组织;数据库的统计;多个数据库文件操作;命令文件的编写经及运行;用户接口设计及程序设计技巧 8、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应用电子研究生、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