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主页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 专业介绍

会计专业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创建于1964年,一直是学院的龙头和品牌专业。专业办学50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财会人才。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中招生学校最多、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专业,我院会计专业是全省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最多的学院,每年的招生规模在600人以上,2014年招生规模为906人,在校生2500多人,仍不能满足考生及家长的需求。

会计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企事业单位的财会职业岗位,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精通会计核算、掌握纳税申报、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参与理财和决策的能力,能够胜任会计核算、出纳、纳税申报、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会计事务等工作的“讲诚信、重操守、负责任、精算善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合作育人机制活

重组由政行企校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四方合作的保障制度,指导专业建设,形成四方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育人机制。搭建了“政府主导、校企耦合”的“淮安市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中心”,实现四方人力、智力、市场、资金等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将企业作为培养学生和锻炼教师的平台,企业借助学校人才谋求可持续发展。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双主体运行的“江苏财经用友会计”会计人才培养基地。与中投证券公司合作开办订单班,已为证券公司培养了二批客户经理。09年开办的海外本科直通车班的第一届毕业生已有四名同学出国深造。接受对口支持院校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1名学生来我专业交流学习、与贵州商专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合作进行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

2.人才培养模式优

通过校企二个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在校企二个场所,利用校企二种文化;经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分基础技能培养、岗位技能培养、专项技能强化和顶岗实习四个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

3.“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好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引导,创建了“一线二点三领域”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引入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改革。使95%以上的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帮助20%的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证书,使学生毕业后五年能较为轻松地考取会计师证书。

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分段实施、素能并育。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主要安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和会计基本技能、会计职业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的项目实训和企业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基本技能。第三、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信息化等职业技能课程,以及岗位技能实训。第五学期前半学期根据学生拟就业企业相应岗位的要求,强化具体岗位技能的训练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的技能和对企业的忠诚;通过淮安名人文化、漕运文化等培养学生的淮安情结;通过创业教育、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第五学期的后两个月和第六学期,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岗位工作的能力。

4.师资教学水平高,教学条件优

建设以省级会计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省高职“双师素质”会计教师培训基地和省教学名师为支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12人,其中专职教师60人,兼职教师52人。专兼职教师中全国财政系统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正高级4人,副高级19人,讲师27人,助教10人;具有硕士39人,“双师”结构达到69%以上,有27位专兼职教师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专业资格证书;校外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会计师14人、会计师38人。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出发点,完善并提升省级会计实训基地的功能;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专业群内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群师资队伍。

在原省级会计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改扩建会计数字文化展示室、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训练室和会计人员心理咨询室3个实训室,目前共有22个实训室,其中与淮阴卷烟厂等企业共建实训室5个。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将省级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咨询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示范性实训基地。利用网络课程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课程组建立了课程网站,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如电子课件、动画演示、视频录像、情境实训、教学案例、在线互动、在线测试、资源下载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师生交流日趋紧密。

5.学生业余生活忙

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学整个过程。我们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创新素质与能力,优良的科技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出发点,注重过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开展“传承恩来精神 打造会计文化 放飞高职梦想”活动,将恩来精神中“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定位为专业文化精神,建成省级财经素养训练基地,会计文化长廊、会计文化数字展示室等职业文化熏陶场所,举办独具特质、彰显现代会计职业人风采的会计文化节,培养“脑子灵、懂管理、善经营、会动手、身心好、讨人喜”的会计人才,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6.我的未来不是梦

会计专业建立60多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作为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场所,依托“淮安市中小企业服务基地”和“用友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专业认知—仿真模拟—实境操练—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就业后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会计专业06大专班学生吴粉龙和吴珺在2008年初级会计师考试中成绩跻身全国前100名,这是我院学生首次取得如此佳绩,标志着我院会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已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学生可以在学院通过“专转本”、“专接本”、“自学考试”等方式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学历层次。近年来,会计专业学生通过“专接本”获得南京审计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的本科学历,每年有40%以上的学生通过“专转本”又获取了进入新的本科院校的学习机会,还有一些学生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