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大学主页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农村区域发展—经济学”双学位班 专业介绍

“农村区域发展—经济学”双学位班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农村区域发展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农村、农业和农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意识;具备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发展项目评估以及农村发展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管理学与经济学协同跨学科培养,培养品学兼优、富有远见、综合素养高、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具体规格与要求:(1)系统接受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训练;兼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优势;教学方案中的国际标准化课程一律选用一流的国际标准化教材。(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社会调查研究能力。(3)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和相关数学工具。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较熟练阅读英文版教材和英文文献;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4)了解本学科专业理论前沿,熟悉国内外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中外农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准确理解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农村区域发展研究、决策、组织与管理以及农村区域(社区)分析、规划、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技能。(6)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具有运用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理论视角审视、理性分析农村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国情、区情、民情及农村发展现状的理性认识。

比较优势

(1)管理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的教学培养模式,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相互支撑。(2)专业主干课中增加了《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3门课程,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经济学素养。(3)加强了数学课程的难度,以培养经济模型构建与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经济数据分析能力。(4)培养的人才规格是高起点、宽口径、厚基础,富有创新能力、协同能力的高级人才。(5)“农村区域发展—经济学”双学位班设置独立的培养方案:课程要求修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全部课程,同时修完“经济学”双学位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即“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同时获得管理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2个学位。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中级水平)、宏观经济学(中级水平)、管理学、社会学、农业经济史、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统计学、公共管理学、农业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贫困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空间经济学、博弈论、会计学、土地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管理沟通、社会保障学、组织行为学、高等数学、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分析软件应用、Malab软件应用等、Englishi Practice等各类英语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到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扶贫机构、研究机构从事经济数据分析、社会发展、地区协调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管理与调查研究等工作。深造方向:经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训练,尤其是强化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训练,为学生考取经济学科门类和管理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编班办法:新生入学后军训结束的第一周,从经济学院2016级新生录取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在自愿原则基础上择优选择学生,同时修第二学位“经济学”,并重新组班,命名为“农村区域发展—经济学”双学位班。招生要求:(1)文理兼招;(2)外语为英语

毕业及学位

经过四年系统地同时强化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训练与科学培养,按计划完成双学位规定的课程及其它教学环节的学习,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和双学士学位:颁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证书,并分别授予“管理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