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介绍

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熟悉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行业应用方案,熟练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与标识技术、物联网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等方面知识,具有物联网工程实施、运行和管理,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配置和维护;物联网系统硬件、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等能力,主要面向物联网企业从事智能控制、传感器、RFID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的采购、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一)本专业课程计划总学时2908学时。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六个课程:

1、人文素质模块980学时,其中实践课360学时。

思想政治课程152学时,其中实践课64学时;

科技人文课程460学时,其中实践课56学时;

身心修养课程368学时其中实践课240学时。

2、专业领域模块1671学时,其中实践课1117学时。

专业基础能力课程495 学时,其中实践课223学时;

岗位核心能力课程1176学时,其中实践课894学时。

3、专业拓展模块224学时,其中实践课96学时。

(二)本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之比为1:1。

专业核心课程

电工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及应用、RFID技术与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

主要课程简要说明

1、电工技术及应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主要介绍交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安全用电、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使用,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等内容。使学生具有分析与实施电工技术项目的能力。

2、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本课程通过对实际电子产品的分析与测试,讲述电子电路设计基础知识,模拟和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法,电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培养学生对实际电路,器件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样机制作、测试能力,并逐步具备产品改进、改造能力,通过情景和岗位模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3、RFID技术与应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本课程内容设计重在培养学生RFID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围绕工业计算机和RFID产品等设备应用技术的应用的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以实际项目为载体,通过设计完成子项目来学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介绍物联网RFID技术现状和标准体系,给出物联网RFID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实例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在RFID系统设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4、无线传感网(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平台的实际项目教学,使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特点,能够熟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实际的项目需求,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项目需求分析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集成与维护能力。

5、单片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主要讲授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接口电路;熟悉指令系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了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并熟悉运用微电子技术控制系统设计工件传送、工件加工、检测等控制装置工作原理,接口方法,通信方法,运行注意事项,保养方法,单站运行方法,多站运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生产要求进行复杂电工电器产品制作的能力。

7、物联网安全技术与应用(专业领域拓展模块)

主要讲授物联网信息安全概述、物联网信息感知安全、物联网信息存储安全、物联网信息传输安全、物联网应用层信息安全、IPv6信息安全、云计算安全以及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等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掌握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典型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物联网信息安全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