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专业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办于1994年,是在常州轻工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1999年正式定名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前共培养毕业生2000名,现有在校学生270多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需知识,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网络技术支持、网站设计、网站维护、网络销售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
(1)网络管理、网络维护技术岗位。
(2)网站建设、应用开发和维护技术岗位。
(3)网络工程建设、开发、施工技术岗位。
(4)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咨询、生产、销售技术岗位。
二、专业师资、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名,讲师5名,硕士学历(学位)6人,6双师型教师8名,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本科学历100%。“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3人,“常州市技术能手”1人,“江苏省青年技术能手”1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2人。另外,还有企业生产一线的网络工程师6名长期承担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主编、参编了《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等教材,《组建和维护企业网络》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如:2012年第1届和2014年第3届,“天翼杯”江苏省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中荣获第1名。
本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先进齐备,校内实训场地面积900M2,专业设备经费300万。拥有:思科(Cisco)网络工程实训室、网络布线实训室,网络安装及维护实训室,计算机组装及维修实训室、华三(H3C)网络工程实训室等多个专业实训室,配备高档微机500余台,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国家职业资格认证(ATA)、江苏省高新技术考试考点。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自创办以来,就力求办出鲜明的专业特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能力本位,学做结合”,凸显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集成、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作为为学院双证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参照国家网络管理员职业标准,构建了“公共课(核心能力显性课程)+职业特定能力(组网、管网)课程+行业通用能力(建网、用网)课程+跨行业能力(职业横向拓展)课程”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切入口,围绕职业实际需求、工作角色、职业情境重组课程体系和安排教学任务,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主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专业人才需求
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7.9%%,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6.49亿。
伴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企业、政府、机关、学校纷纷上网,网络设备市场也迅速发展,以思科、FLUKE、华为、中兴、H3C、星网锐捷、神州数码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网络设备厂商市场分额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都造就了对网络人才的巨大需求。据估计,未来10年潜在人才需求保守估计应在150万人以上,平均每年人才需求将不低于15万人。常州“十一五”期间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推进政府公务、社区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要求全市100%的大中型企业上网发布信息。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IT人才,特别是网络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
五、专业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行业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等技术岗位;各类公司、企业网站建设及应用开发和维护技术岗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其他企业中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各类技术岗位;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咨询、生产、销售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