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声乐、钢琴)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传承经典,巩固、加强现有的音乐表演专业,另一方面积极创新,广泛吸纳现代音乐表演元素,从创作、教学、实践等方面,加强对传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探索在现代理念和环境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专业教学团队与实训基地建设,将该专业建成定位明确、规模适度,人才培养质量领先省内先进水平。
主要课程:音乐表演专业开设课程总量27门(153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15门,占总课程量的56%;专业选修课12门,占总课程量的44%。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声乐、钢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合唱与指挥、排练、舞台表演艺术与训练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以下的岗位:(1)专业文艺表演团体,需要具有高级演奏技巧及具有较好的音乐诠释能力、舞台经验丰富的专业型表演人才;(2)社会企事业单位需要能组织训练和进行音乐节目编配的“一专多能”型表演和服务型人才,以适用于企业文化宣传及丰富员工文化生活;(3)群众文化馆所、少年宫需要大量既能演奏,又可以进行演奏专业启蒙及普及性教学的人才。(4)宣传部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5)相关院校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科研工作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以上行业发展的现状,凸现了对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类似社区类的文化艺术服务性岗位增多,将需要更多的音乐表演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对现有同专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我们在实践性、应用性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广泛的探索空间。
本专业由表演系开办。表演系是集表演、音乐表演、舞蹈编导于一体,进行综合研究、创作和实践的高等教学科研机构。现有学生358人,其中本科生260人,专科生98人。
办学特色: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国有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用人需求逐步饱和、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学院在原有表演和舞蹈编导两个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增设音乐表演专业。三个专业建设始终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夯实基础与特色创新相结合;积极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托山西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建设传统专业方向,努力培育代表山西最高戏剧与音乐水平、能够服务全国表演艺术发展的生力大军。
办学宗旨与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表演、音乐和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合在相关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宣传部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文化馆站和中小学从事表演、制作以及相关院校从事表演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希冀与教育界、音乐界、文化界同仁共同创建现代戏剧学、音乐学教学科研体系,把表演系办成省内顶尖、全国著名的戏剧学与音乐学研究中心、戏剧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戏剧与音乐创作基地以及艺术交流基地。
师资力量: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系部注重“外引内扶”,广纳国内外艺术和学术英才,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表演和研究人才。现有在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3人(“双师型”教师2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助教8人,拥有一支专业门类齐全、年龄结构合理、有敬业精神和学术影响的师资队伍。近年来,系部拟陆续派遣专业老师到国内外顶级艺术院校进修学习,他们学成归来,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艺术教学和表演水平,现我系引进高层次博士人才1人。
教学设施:系部成立以来,其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全省一流的电钢琴教室、专业琴房、录音棚、音乐厅以及新建成的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演播中心,内设600平米、1200平米演播厅等各种功能齐全的综合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的一流的服务。
艺术实践:表演系下设表演教研室、舞蹈编导教研室、音乐表演教研室和艺术实践教研室,多年来,各专业教研室承担省市及国家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先后执导了《万家灯火》、《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一级谋杀》、《父亲》、《同船过渡》、《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高考1977》、《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家》等多部精品舞台剧目;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比赛奖项:作品《天堂招聘会》荣获2012年9月参加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2011年12月参加山西省“厚德天一宫杯”影视表演大赛中,荣获语言类二等奖;作品《地下铁》荣获2012年“花样年华”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表演二等奖,作品《地下铁》荣获创作一等奖;2012年11月参加“大庆杯”第九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作品《快乐旅行》荣获表演二等奖;2012年11月参加“大庆杯”第九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作品《快乐旅行》荣获剧目一等奖;舞蹈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荣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作品《游与艺》获2011年山西省“厚德天一宫杯”影视表演大赛舞蹈类一等奖;2012年创作舞蹈作品《青灵》荣获山西省艺术院校第八届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2013年创作舞蹈作品《草原记忆》荣获山西省第二届“雏菊奖大学生艺术大赛舞蹈专业组创作一等奖;2016年4月创作舞蹈作品《牧马人》参加第四届华北五省舞蹈大赛在山西省的选拔赛上获得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优秀组合单位奖;2013年创作舞蹈作品《扶,还是不扶》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15年创作舞蹈作品《那些年》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表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