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专业
国际商务专业是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利用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设立的教育部属院校第一家法商结合、特色鲜明的国际商务专业。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本专业拥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学位比例100%,75%的教师拥有欧、美、日等国留学或访学经历。
2017年,国际商务专业将美国普渡大学全球数字化开放创新项目(Global Open and Digital Innovation,简称ODI)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坚持法商结合特色的同时,将全面打造面向工业4.0和大数据经济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国际规则意识强,对全球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有高度敏感度,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实践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能满足中国开放型经济需要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根据商学院“一主两翼”的办学理念,本专业在坚持“法商”特色“一翼”的同时,通过引进大数据开放创新知识模块着力打造“融商”“一翼”,通过“两翼”培养目前国家最急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国际商务礼仪人才,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4年系统严谨的教学和科研氛围熏陶,本系青年学子将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严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掌握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具备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掌握国际商务活动基本规则和技能;通晓国际商务礼仪,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商务交流;通晓国际法规、国际惯例,并具有法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变革趋势高度敏锐,能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方法支撑商务决策。
核心课程:本专业课程融合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雄厚教学资源。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原理、公司理财、中级财务会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金融建模与估值,跨国并购重组、国际企业经营模拟、统计学、运筹学、数学建模、计量经济学、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法、海商法、WTO法律制度、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具有全面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视野广阔,有很好的外语沟通能力,专业适用性强。本专业毕业生赴欧美著名高校深造比例高;普渡大学ODI硕士项目将为本专业优秀学生提供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具有法商思维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单位包括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